台灣非營利組織治理原則之探討--以社會福利基金會為例

非營利組織對社會來說,象徵著社會善的一面,因此不是被蒙上善良、公益的面紗,就是被視為擁有較高的自我道德要求。非營利組織是社會正義、道德的維護者與實踐者,所以非營利組織被認為是不會做壞事的。在台灣非營利組織中,社會福利基金會在數量上是各類別基金會第二位,多數具有具體輸送的服務,以及多數資源來自組織外部的捐助與社會資源,因此本研究以台灣社會福利基金為為主要研究對象。事實上,台灣從過去1987年「彭昭揚社會福利基金會」事件 、1988年的「溫暖雜誌事件」 、到1999年的921大地震事件,都曾陸續發生以社會慈善之名誘發大眾善心,卻危害社會公益的弊案,在在都影響著公民社會中的信任資本。 企業界在20...

Full description

Bibliographic Details
Main Authors: 陸宛蘋, lu ,wan pin
Language:中文
Published: 國立政治大學
Subjects:
Online Access: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i=sid=%22G0091932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