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politics and identity: the making of a Taiwanese language.
本研究旨在探索台灣自一九九零年代末推行之母語復興運動及其影響。作為使用者為數最多的本土語言,閩南語一度沒落;隨著母語復興措施當中、鄉土語言教學政策的廣泛開展,閩南語自「方言」一逕躍升為台灣文化的象徵,更被從政者甚至政府利用作對外宣傳之用。 === 作者通過語言人類學田野考察方法,試圖以閩南語作為案例,釐清及解讀以下幾點:(一)台灣民眾當今的語言選擇及使用狀況;(二)他們的語言態度,與其文化認同之對應關係;(三)語言在台灣族群認同政治所扮演的角色;(四)語言政治在各社會文化層面所引起之角力;(五)方言(或語言,如原住民語言)群之競爭,如何掀起語言及文化傳統之再造和復興,以圖合理化其族群作為台灣文...
Other Authors: | |
---|---|
Format: | Others |
Language: | English Chinese Chinese |
Published: |
2013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http://library.cuhk.edu.hk/record=b5549759 http://repository.lib.cuhk.edu.hk/en/item/cuhk-3279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