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 Restitution Enough In Criminal Sanctions--A dual theory:

碩士 === 國立中正大學 === 哲學研究所 === 84 === "刑事制裁" 是指,國家針對違反刑法的犯罪行為所作的因應之道,而 其方式通常是對於犯罪者施以刑罰為主.然而,如果犯罪行為通常牽涉犯罪 者,國家和受害者三方面,那麼刑事制裁為何就僅強調處罰違反共同遵守規 則的犯罪者,但卻未同樣地重視在犯罪行為中權利受到侵害的受害者? 雖然如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九編中規定,犯罪行為如果涉及民事侵權行為,則 可以附帶民事訴訟;而我國最...

Full description

Bibliographic Details
Main Authors: Kan, Janet Chen-Jung, 甘偵蓉
Other Authors: Allen Yn-Houng Houng
Format: Others
Language:zh-TW
Published: 1996
Online Access:http://ndltd.ncl.edu.tw/handle/28301540337623157221
id ndltd-TW-084CCU00259008
record_format oai_dc
spelling ndltd-TW-084CCU002590082016-07-15T04:12:58Z http://ndltd.ncl.edu.tw/handle/28301540337623157221 Is Restitution Enough In Criminal Sanctions--A dual theory: 刑事處罰為何不能只是賠償?賠償與刑罰並行理論之建構 Kan, Janet Chen-Jung 甘偵蓉 碩士 國立中正大學 哲學研究所 84 "刑事制裁" 是指,國家針對違反刑法的犯罪行為所作的因應之道,而 其方式通常是對於犯罪者施以刑罰為主.然而,如果犯罪行為通常牽涉犯罪 者,國家和受害者三方面,那麼刑事制裁為何就僅強調處罰違反共同遵守規 則的犯罪者,但卻未同樣地重視在犯罪行為中權利受到侵害的受害者? 雖然如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九編中規定,犯罪行為如果涉及民事侵權行為,則 可以附帶民事訴訟;而我國最近正在立法草案中的犯罪受害人補償法,也正 是為了彌補民事侵權行為的不足.可是,這些法案卻只是在以刑罰為主的刑 事制裁之外,對於受害者在民事賠償方面的權益加以規定,而並非是就刑事 處罰的方式和對象去作任何的改變-----刑事處罰的方式仍然是以刑罰為 主,而也惟有犯罪者才是刑事處罰的對象.但令人質疑的是,如果犯罪行為 通常牽涉犯罪者,國家和受害者三方面,那麼基於平等的考量下刑事處乏的 方式為何只單以對於犯罪者施加刑罰為主,而卻無同時賠償受害者?此外, 形式處罰的對象,又為何只針對犯罪者而沒有受害者?在這樣的質疑下,本 文擬先介紹芮第.巴內特(Randy E. Barnett)的賠償理論,以便與當代法律 系統做強烈對比-----在賠償理論下,刑事處罰的方式完全以賠償受害者被 侵害的權利或損失為主,而刑事處罰的對象,亦只針對受害者而言.由於他 將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概念引進犯罪事件裡,藉此以重新審視所謂的 "犯 罪行為".他以為處罰犯罪者和賠償受害者就刑事處罰的目的而言,其實是 相互衝突的;再加以他認為現行的刑罰制度不僅無法具備合理地証成理由, 來說明處罰犯罪者的目的與必要,且在刑罰的功效上,更是為人詬病,毫無 效率可言.因此,他主張惟有以賠償制度完全取代刑罰制度,才是最佳的刑 事處罰方式. 然而,儘管在介紹巴內特的賠償理論之過程中,我們贊同他 將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概念引進犯罪事件裡,藉此以重新審視所謂的"犯罪 行為";但我們卻不認為因此就刑事處罰的目的來說,刑罰和賠償是兩各相 互衝突的概念.因為他其實是誤解了法律系統應該存在的基本目的,以致於 誤以為刑罰和賠償是兩個相互衝突的概念.所以,我們將首要在釐清法律系 統應該存在的基本目的後,才更進一步地說明,刑罰與賠償兩概念不僅並非 相互衝突,且他們在刑事處罰的目的上更有其絕對的必要性.換言之,我們 將主張以刑罰與賠償並行制度來作為較合 理的刑事處罰的方式-----犯罪 者和受害者同時是刑事處罰的對象,而刑事處罰的方式不僅是由國家對於 犯罪者施以刑罰,且更是由犯罪者賠償受害者的權利或損失. Allen Yn-Houng Houng 錢永祥, 謝世民 1996 學位論文 ; thesis 144 zh-TW
collection NDLTD
language zh-TW
format Others
sources NDLTD
description 碩士 === 國立中正大學 === 哲學研究所 === 84 === "刑事制裁" 是指,國家針對違反刑法的犯罪行為所作的因應之道,而 其方式通常是對於犯罪者施以刑罰為主.然而,如果犯罪行為通常牽涉犯罪 者,國家和受害者三方面,那麼刑事制裁為何就僅強調處罰違反共同遵守規 則的犯罪者,但卻未同樣地重視在犯罪行為中權利受到侵害的受害者? 雖然如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九編中規定,犯罪行為如果涉及民事侵權行為,則 可以附帶民事訴訟;而我國最近正在立法草案中的犯罪受害人補償法,也正 是為了彌補民事侵權行為的不足.可是,這些法案卻只是在以刑罰為主的刑 事制裁之外,對於受害者在民事賠償方面的權益加以規定,而並非是就刑事 處罰的方式和對象去作任何的改變-----刑事處罰的方式仍然是以刑罰為 主,而也惟有犯罪者才是刑事處罰的對象.但令人質疑的是,如果犯罪行為 通常牽涉犯罪者,國家和受害者三方面,那麼基於平等的考量下刑事處乏的 方式為何只單以對於犯罪者施加刑罰為主,而卻無同時賠償受害者?此外, 形式處罰的對象,又為何只針對犯罪者而沒有受害者?在這樣的質疑下,本 文擬先介紹芮第.巴內特(Randy E. Barnett)的賠償理論,以便與當代法律 系統做強烈對比-----在賠償理論下,刑事處罰的方式完全以賠償受害者被 侵害的權利或損失為主,而刑事處罰的對象,亦只針對受害者而言.由於他 將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概念引進犯罪事件裡,藉此以重新審視所謂的 "犯 罪行為".他以為處罰犯罪者和賠償受害者就刑事處罰的目的而言,其實是 相互衝突的;再加以他認為現行的刑罰制度不僅無法具備合理地証成理由, 來說明處罰犯罪者的目的與必要,且在刑罰的功效上,更是為人詬病,毫無 效率可言.因此,他主張惟有以賠償制度完全取代刑罰制度,才是最佳的刑 事處罰方式. 然而,儘管在介紹巴內特的賠償理論之過程中,我們贊同他 將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概念引進犯罪事件裡,藉此以重新審視所謂的"犯罪 行為";但我們卻不認為因此就刑事處罰的目的來說,刑罰和賠償是兩各相 互衝突的概念.因為他其實是誤解了法律系統應該存在的基本目的,以致於 誤以為刑罰和賠償是兩個相互衝突的概念.所以,我們將首要在釐清法律系 統應該存在的基本目的後,才更進一步地說明,刑罰與賠償兩概念不僅並非 相互衝突,且他們在刑事處罰的目的上更有其絕對的必要性.換言之,我們 將主張以刑罰與賠償並行制度來作為較合 理的刑事處罰的方式-----犯罪 者和受害者同時是刑事處罰的對象,而刑事處罰的方式不僅是由國家對於 犯罪者施以刑罰,且更是由犯罪者賠償受害者的權利或損失.
author2 Allen Yn-Houng Houng
author_facet Allen Yn-Houng Houng
Kan, Janet Chen-Jung
甘偵蓉
author Kan, Janet Chen-Jung
甘偵蓉
spellingShingle Kan, Janet Chen-Jung
甘偵蓉
Is Restitution Enough In Criminal Sanctions--A dual theory:
author_sort Kan, Janet Chen-Jung
title Is Restitution Enough In Criminal Sanctions--A dual theory:
title_short Is Restitution Enough In Criminal Sanctions--A dual theory:
title_full Is Restitution Enough In Criminal Sanctions--A dual theory:
title_fullStr Is Restitution Enough In Criminal Sanctions--A dual theory:
title_full_unstemmed Is Restitution Enough In Criminal Sanctions--A dual theory:
title_sort is restitution enough in criminal sanctions--a dual theory:
publishDate 1996
url http://ndltd.ncl.edu.tw/handle/28301540337623157221
work_keys_str_mv AT kanjanetchenjung isrestitutionenoughincriminalsanctionsadualtheory
AT gānzhēnróng isrestitutionenoughincriminalsanctionsadualtheory
AT kanjanetchenjung xíngshìchùfáwèihébùnéngzhǐshìpéichángpéichángyǔxíngfábìngxínglǐlùnzhījiàngòu
AT gānzhēnróng xíngshìchùfáwèihébùnéngzhǐshìpéichángpéichángyǔxíngfábìngxínglǐlùnzhījiàngòu
_version_ 1718349429498445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