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的後現代性,以張元、婁燁為例
第六代導演的特色眾多,其中具有後現代性的電影語言中,以婁燁、張元特別使人關注,他們在生活上叛逆的實踐、在電影語言中的大膽,都使他們的電影不容易在中國上映。 第五代影人的早期作品,訴說國族寓言的寫實風格,然而與制度交手的過程中,卻漸漸捲入了體制,而成為商業博大之作。第五代的轉變,會不會用以預測在六代的走向? 沒有經歷過文革的第六代是其與前一代最明顯的區別,其養成的過程與西方的電影養分也有非常大的關係,本文除了提及理論的演變,也將談及同時具有商品、文化價值的電影,如何面對市場的考驗、權力性資本等挑戰。 最末,將提及當代最為關心的中國電影市場中,台灣電影可以扮演怎樣的角色。以及第六代的電影人才,將何...
Main Authors: | , |
---|---|
Language: | 中文 |
Published: |
國立政治大學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i=sid=%22G0952600201%22. |
Search Resul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