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選民投票行為模型之檢視與重構:以三次總統選舉為例
隨著台灣的民主化,幾乎年年舉辦的大小型選舉活動,不只是成為民眾日常生活中的一部份,更成為了一個在台灣政治學研究領域中逐漸重要的議題。 在選舉與投票行為研究中,學者關注的焦點有兩個大方向,一是對於選舉投票行為的描述與解釋,另一是對於投票結果的預測。前者關注的焦點是對於選民投票行為理論的建構,而後者則是關係到選民投票行為理論的經驗實證問題,因為選舉投票行為的研究吸引人之處,即在於隨著選舉結果的揭曉,理論與模型的效力馬上可以獲得校驗,無須爭論贅言。選舉投票行為理論與選舉預測兩者可說是互為因果的,一方面理論提供了預測的基礎與方向,而預測模型則提供理論修正的數據依據。 本論文係以台灣1996年以來的三次...
Main Author: | |
---|---|
Language: | 中文 |
Published: |
國立政治大學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i=sid=%22G0902525051%22. |
id |
ndltd-CHENGCHI-G0902525051 |
---|---|
record_format |
oai_dc |
spelling |
ndltd-CHENGCHI-G09025250512013-01-07T19:28:41Z 我國選民投票行為模型之檢視與重構:以三次總統選舉為例 黃信達 總統大選 投票行為 選舉 政黨 迴歸 隨著台灣的民主化,幾乎年年舉辦的大小型選舉活動,不只是成為民眾日常生活中的一部份,更成為了一個在台灣政治學研究領域中逐漸重要的議題。 在選舉與投票行為研究中,學者關注的焦點有兩個大方向,一是對於選舉投票行為的描述與解釋,另一是對於投票結果的預測。前者關注的焦點是對於選民投票行為理論的建構,而後者則是關係到選民投票行為理論的經驗實證問題,因為選舉投票行為的研究吸引人之處,即在於隨著選舉結果的揭曉,理論與模型的效力馬上可以獲得校驗,無須爭論贅言。選舉投票行為理論與選舉預測兩者可說是互為因果的,一方面理論提供了預測的基礎與方向,而預測模型則提供理論修正的數據依據。 本論文係以台灣1996年以來的三次總統大選作為研究的主題,在論文的研究中,嘗試的是就結構的、心理的及理性的三個類屬,對於選民投票選擇影響的因果動力關係(causal mechanism)檢視,初步發現結構類屬的自變項是屬於長期的影響因素,最早影響選民投票,在心理的及理性的因素沒有存在(或不被凸顯)下才會具有決定性顯著作用。理性的與心理的則是選舉中較明顯關鍵可測的影響最終投票選擇的因素,然而,心理的與理性的二者間的互為因果關係(reciprocal causation),仍需要進一步再釐清。 此外,在研究中發現論文的假設獲得一定程度的資料結果支持,同時確定政黨、候選人、選民自身背景仍是台灣總統大選的主要影響關鍵因素。從研究結果可以清楚觀察到,1996年可說是「候選人決定型選舉」,選民對於候選人的評價幾乎就決定了結果;2004年可說是「政黨決定型」選舉,在藍綠對決氛圍下,單憑政黨相關評價幾可斷論結果;而2000年則可說是從候選人到政黨的「過渡型選舉」,藍綠政黨評價決定投扁呂與否,而對李登輝評價觀感則決定了是否支持連戰或宋楚瑜。而媒體的角色,則可以從選民對於政治興趣高(媒體政治新聞關心時間)者,有較低機會去支持泛綠候選人可以看出端倪。 國立政治大學 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i=sid=%22G0902525051%22. text 中文 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
collection |
NDLTD |
language |
中文 |
sources |
NDLTD |
topic |
總統大選 投票行為 選舉 政黨 迴歸 |
spellingShingle |
總統大選 投票行為 選舉 政黨 迴歸 黃信達 我國選民投票行為模型之檢視與重構:以三次總統選舉為例 |
description |
隨著台灣的民主化,幾乎年年舉辦的大小型選舉活動,不只是成為民眾日常生活中的一部份,更成為了一個在台灣政治學研究領域中逐漸重要的議題。
在選舉與投票行為研究中,學者關注的焦點有兩個大方向,一是對於選舉投票行為的描述與解釋,另一是對於投票結果的預測。前者關注的焦點是對於選民投票行為理論的建構,而後者則是關係到選民投票行為理論的經驗實證問題,因為選舉投票行為的研究吸引人之處,即在於隨著選舉結果的揭曉,理論與模型的效力馬上可以獲得校驗,無須爭論贅言。選舉投票行為理論與選舉預測兩者可說是互為因果的,一方面理論提供了預測的基礎與方向,而預測模型則提供理論修正的數據依據。
本論文係以台灣1996年以來的三次總統大選作為研究的主題,在論文的研究中,嘗試的是就結構的、心理的及理性的三個類屬,對於選民投票選擇影響的因果動力關係(causal mechanism)檢視,初步發現結構類屬的自變項是屬於長期的影響因素,最早影響選民投票,在心理的及理性的因素沒有存在(或不被凸顯)下才會具有決定性顯著作用。理性的與心理的則是選舉中較明顯關鍵可測的影響最終投票選擇的因素,然而,心理的與理性的二者間的互為因果關係(reciprocal causation),仍需要進一步再釐清。
此外,在研究中發現論文的假設獲得一定程度的資料結果支持,同時確定政黨、候選人、選民自身背景仍是台灣總統大選的主要影響關鍵因素。從研究結果可以清楚觀察到,1996年可說是「候選人決定型選舉」,選民對於候選人的評價幾乎就決定了結果;2004年可說是「政黨決定型」選舉,在藍綠對決氛圍下,單憑政黨相關評價幾可斷論結果;而2000年則可說是從候選人到政黨的「過渡型選舉」,藍綠政黨評價決定投扁呂與否,而對李登輝評價觀感則決定了是否支持連戰或宋楚瑜。而媒體的角色,則可以從選民對於政治興趣高(媒體政治新聞關心時間)者,有較低機會去支持泛綠候選人可以看出端倪。
|
author |
黃信達 |
author_facet |
黃信達 |
author_sort |
黃信達 |
title |
我國選民投票行為模型之檢視與重構:以三次總統選舉為例 |
title_short |
我國選民投票行為模型之檢視與重構:以三次總統選舉為例 |
title_full |
我國選民投票行為模型之檢視與重構:以三次總統選舉為例 |
title_fullStr |
我國選民投票行為模型之檢視與重構:以三次總統選舉為例 |
title_full_unstemmed |
我國選民投票行為模型之檢視與重構:以三次總統選舉為例 |
title_sort |
我國選民投票行為模型之檢視與重構:以三次總統選舉為例 |
publisher |
國立政治大學 |
url |
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i=sid=%22G0902525051%22. |
work_keys_str_mv |
AT huángxìndá wǒguóxuǎnmíntóupiàoxíngwèimóxíngzhījiǎnshìyǔzhònggòuyǐsāncìzǒngtǒngxuǎnjǔwèilì |
_version_ |
17164631322279280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