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緬能源開發合作的安全化分析
冷戰結束之後,安全研究從「軍事安全」的傳統安全研究中解放出來,1990年代中期,西方學者使用「非傳統安全」一詞來擴大安全研究的範圍,「安全的威脅來源」從軍事戰略議題延伸到社會、經濟和環境議題;「安全的指涉對象」則從國家縱向擴張到地方政府、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社群和個人等不同層次的行為者。不同層次的行為者在不同的安全議題中有分歧的利益,保障國家層次的安全不見得就能保障其他層次的行為者安全,有時候國家甚至成為其他行為者的威脅來源。 能源安全作為安全議題,其本身也有傳統和非傳統的意涵。傳統的能源安全關注國家之間搶奪特定的資源是否可能導致衝突甚至戰爭,能源是國家衝突的根源,也是一國宰制他國的外交政策...
Main Author: | |
---|---|
Language: | 中文 |
Published: |
國立政治大學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i=sid=%22G0100253017%22. |
Summary: | 冷戰結束之後,安全研究從「軍事安全」的傳統安全研究中解放出來,1990年代中期,西方學者使用「非傳統安全」一詞來擴大安全研究的範圍,「安全的威脅來源」從軍事戰略議題延伸到社會、經濟和環境議題;「安全的指涉對象」則從國家縱向擴張到地方政府、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社群和個人等不同層次的行為者。不同層次的行為者在不同的安全議題中有分歧的利益,保障國家層次的安全不見得就能保障其他層次的行為者安全,有時候國家甚至成為其他行為者的威脅來源。
能源安全作為安全議題,其本身也有傳統和非傳統的意涵。傳統的能源安全關注國家之間搶奪特定的資源是否可能導致衝突甚至戰爭,能源是國家衝突的根源,也是一國宰制他國的外交政策工具。非傳統的能源安全則著重在國家取得穩定的能源供給、減少依賴特定能源運輸通道以及單一進口來源之外,不同行為者的能源安全的政治社會面向、經濟面向和環境面向是否也兼顧。
在能源安全研究的脈絡下,本論文聚焦於2010年6月正式開工建設的中-緬原油和天然氣陸上跨國管線工程,探討此管線建設是否滿足了宏觀層次、中觀層次和微觀層次的行為者在不同問題領域的安全。以國家層次來說,中國政府試圖藉此陸上跨國管線確保原油運輸管道的多元化,減少麻六甲困境的威脅,麻六甲困境反映的不僅僅是能源安全,也是中國的經濟安全和政權安全;另外,管線建設也將帶動中國西南部的經濟發展,缺油少氣的雲南省將成為最大的受惠者。對於緬甸政府來說,中-緬原油和天然氣管線每年可以讓緬甸從中國取得豐厚的管道過境費、路權費、增值稅和購買天然氣的費用,緬甸政府也可從中獲得固定比例的原油和天然氣分流,中-緬能源開發合作也有助於中緬關係的發展。
跳脫國家和次國家行為者層次,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在興建天然氣和原油管線時,是否也保障了當地社群和個人在不同領域的安全?緬甸政府派軍駐紮管線沿線保護管線不被破壞的同時,處於弱勢的個人和社群的基本權益是否在某種程度上被侵害?環境是否為一被漠視的安全指涉對象?本文將從能源安全的政治面向、社會面向、經濟面向、環境面向以及區域面向來分析並檢視這些非國家行為者的利益和安全,透過安全指涉對象的轉換來呈現管線工程的利與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