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創制的仇恨-媒體運動報導中的反韓框架分析
本文針對國人長期存有的「仇韓情緒」進行研究,並認為這樣的社會集體記憶,一方面固然與台韓雙方長期以來的社會脈絡與歷史環境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媒體中介的結果,形成一種Hobsbawm所說的創制傳統。因此經由媒體下手,透過不同時期與不同報紙的運動衝突事件報導,進行資料蒐集分析佐以相關文本生產者訪談,希望勾勒出媒體在這波現象背後所扮演的角色。 大致上,從文本的分析後可以知曉,這種仇恨記憶是逐漸的被媒體創制出來,相較於第一時期(1983~1992年)對於韓國較具包容性並以事件為報導基礎,第二時期之後(1992~2010年),媒體的呈現對衝突事件的追蹤或說明逐漸變少、情緒性的花絮或是形容詞變多,並...
Main Author: | |
---|---|
Language: | 中文 |
Published: |
國立政治大學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i=sid=%22G0098453014%22. |
Summary: | 本文針對國人長期存有的「仇韓情緒」進行研究,並認為這樣的社會集體記憶,一方面固然與台韓雙方長期以來的社會脈絡與歷史環境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媒體中介的結果,形成一種Hobsbawm所說的創制傳統。因此經由媒體下手,透過不同時期與不同報紙的運動衝突事件報導,進行資料蒐集分析佐以相關文本生產者訪談,希望勾勒出媒體在這波現象背後所扮演的角色。
大致上,從文本的分析後可以知曉,這種仇恨記憶是逐漸的被媒體創制出來,相較於第一時期(1983~1992年)對於韓國較具包容性並以事件為報導基礎,第二時期之後(1992~2010年),媒體的呈現對衝突事件的追蹤或說明逐漸變少、情緒性的花絮或是形容詞變多,並將衝突事件與韓國或韓國人整體構連,出現明顯的仇視對象。此外,不同媒體在報導上也呈現不同的立場,顯示媒體在面對這類與韓國的衝突事件,並不是如此的單純呈現,有其特殊的考量存在。
研究中也發現,在媒體的框架產製過程中,組織的經營考量往往成為文本產製的最終考量,使得仇韓新聞框架以讀者為導向,以新聞商品為前提創制文本。這樣的媒體真實隨著時間的拉長,也逐漸的被認知為一種社會真實,與整個大環境結構變得相互生成,慢慢成為一種「被發明的傳統」,自然地存在於眾人的仇韓集體記憶中,等待下一次的觸發時機並且作為媒體可依歸的新聞商品固定產製公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