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認知語言學看臺灣華語「V到」之語義
在多種方言交會影響之下,臺灣地區已逐漸發展出與普通話有所差異的「臺灣華語」。根據前人的研究,臺灣地區的「V到」結構已具有多樣化的語義內涵和複雜的使用情況。故本文以認知語言學為出發點,結合在臺灣地區所搜集之語料,試圖分析「V到」語義的演變方式與變化途徑,並找出各語義之間的關聯性。 根據本文的分析結果,「到」多種意義皆與其路徑圖式相關,在路徑圖式的基礎上,考量前方動詞的語義框架,「到」從空間位移義延伸至時間與程度概念。藉由路徑中拋射物的位移,以及路徑中焦點轉移的特性,賦予了「到」的成功義與接觸義。在「狀態動詞+到」的結構中,在隱喻概念的影響之下,「到」具有產生了某種結果之意義,說...
Main Authors: | , |
---|---|
Language: | 中文 |
Published: |
國立政治大學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i=sid=%22G0097161003%22. |
Summary: | 在多種方言交會影響之下,臺灣地區已逐漸發展出與普通話有所差異的「臺灣華語」。根據前人的研究,臺灣地區的「V到」結構已具有多樣化的語義內涵和複雜的使用情況。故本文以認知語言學為出發點,結合在臺灣地區所搜集之語料,試圖分析「V到」語義的演變方式與變化途徑,並找出各語義之間的關聯性。
根據本文的分析結果,「到」多種意義皆與其路徑圖式相關,在路徑圖式的基礎上,考量前方動詞的語義框架,「到」從空間位移義延伸至時間與程度概念。藉由路徑中拋射物的位移,以及路徑中焦點轉移的特性,賦予了「到」的成功義與接觸義。在「狀態動詞+到」的結構中,在隱喻概念的影響之下,「到」具有產生了某種結果之意義,說話者也能藉由「到」表達事實與預期之間有差異的主觀態度。
除此之外,我們也證實了「到」對前方動詞時間結構的影響能力,前方動詞再加上「到」之後,整個「V到」複合詞的情狀類型為「達成情狀」或「完成情狀」。我們也發現「V到」結構常與可能補語以及「有字句」、「把字句」、「被字句」等句式搭配,因此這些搭配情形也在我們的討論範圍之中。
「V到」結構雖尚未完全穩定,但語言的變化是不可忽視的事實。我們希望藉由以上分析對臺灣地區「V到」的語義變化和使用情形提出較為完整的觀察和描述,也為臺灣華語提出另一個思考的角度與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