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合作防制毒品危害可行性之研究
冷戰結束後,受到全球化與資訊化的影響,各類非傳統安全問題日益受到重視,而毒品危害問題已然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嚴重公害。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至少有100萬人口專門從事國(區)際販毒活動,且毒品犯罪集團已形成配套的嚴密網絡,突破國(區)界,發展成為國(區)際販毒組織。此外,全球毒品每年銷售總額為8000億至1兆美元,佔全球貿易總額的10%,此一數字與全球軍火貿易額相差無幾。另根據聯合國2002年公布的年度報告,目前全球吸毒人口高達兩億多人。每年約有10萬人死於吸毒,因此而喪失勞動力的人有1000萬人之多。在日趨嚴重的國際販毒活動的滲透下,毒品犯罪在全球各地區均呈現滋長及蔓延的趨勢,除直...
Main Authors: | , |
---|---|
Language: | 中文 |
Published: |
國立政治大學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i=sid=%22G0094922004%22. |
id |
ndltd-CHENGCHI-G0094922004 |
---|---|
record_format |
oai_dc |
spelling |
ndltd-CHENGCHI-G00949220042013-01-07T19:30:40Z 兩岸合作防制毒品危害可行性之研究 曹承允 Tsao , Chen-Yun 反毒 反毒策略 緝毒 拒毒 戒毒 跨境犯罪 毒品犯罪 冷戰結束後,受到全球化與資訊化的影響,各類非傳統安全問題日益受到重視,而毒品危害問題已然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嚴重公害。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至少有100萬人口專門從事國(區)際販毒活動,且毒品犯罪集團已形成配套的嚴密網絡,突破國(區)界,發展成為國(區)際販毒組織。此外,全球毒品每年銷售總額為8000億至1兆美元,佔全球貿易總額的10%,此一數字與全球軍火貿易額相差無幾。另根據聯合國2002年公布的年度報告,目前全球吸毒人口高達兩億多人。每年約有10萬人死於吸毒,因此而喪失勞動力的人有1000萬人之多。在日趨嚴重的國際販毒活動的滲透下,毒品犯罪在全球各地區均呈現滋長及蔓延的趨勢,除直接威脅人類健康外,更對國際社會穩定造成嚴重衝擊。 1949年,兩岸分裂分治,兩岸進入長期隔離狀態,直到1987年11月,政府開發大陸探親後,兩岸民間交流熱絡,經貿互動頻繁。然而,於此同時,兩岸交流所衍生的安全議題亦逐漸擴大,許多非傳統性安全威脅的嚴重性愈趨顯著,其中毒品由於體積小,藏匿容易,致查緝困難,甚賴兩岸政府具體有效的合作措施,始能有效防制。然而,兩岸受限於政治疏離,使得雙方具體合作行動甚為有限,不僅難以對兩岸毒品犯罪集團予以致命打擊,更為毒品犯罪份子提供了良好的避罪空間。 中國大陸自80年代初起,在國際毒潮的侵襲及大陸內部市場大量需求下,毒品問題日趨嚴重,由其種類的多樣化、吸毒人數的直線上升、蔓延範圍的迅速擴大,衍生的暴力犯罪及愛滋病擴散問題,對大陸治安及人民健康均造成嚴重衝擊。鑑此,中共中央國務院把解決毒品犯罪問題作為「嚴打」的一項主要任務,在凡是有毒品犯罪的市、縣展開各項禁毒工作,並積極參與國際反毒合作。我國則由於人民生活富裕,雖然種植毒品者較少,但販賣、運輸獲利豐厚,因此「投機圖利」遂成為台灣毒品犯罪的首要原因。我國反毒策略,於1955年至1990年間,主要著重於斷源,亦即以加強查緝為主要政策,直到1991年,毒品氾濫,除打擊供給之外,亦開始加強減少需求面的努力,發展出各種戒癮宣導與預防政策。1993年由時任行政院院長連戰鄭重揭示「向毒品宣戰」,並於1994年2月成立「中央反毒會報」,確立我國反毒策略以「斷絕供給」、「減少需求」為目標,以「緝毒」、「拒毒」與「戒毒」為方法。 由於全球化的快速腳步,毒品犯罪在不同國家間也有隨著產銷分工而有快速擴散的現象,全球性與區域性的毒品防制計畫亦逐漸受到重視,藉由國際合作的方式進行查緝、減少生產、降低濫用導致的健康及犯罪問題、促進毒癮治療與聯合監控等,是目前國際間毒品防制上相當重要的策略。面對此一情形,不論是國際組織或是任何一個國家,都把打擊跨國(境)毒品犯罪當作施政重點,並竭盡所能的致力於加強彼此間的協調聯繫與互助合作。然而,兩岸受限於政治疏離,及諸多法律規範上的限制,使得雙方在防制毒品危害方面所進行的合作甚為有限,形成反毒漏洞的可能益發明顯。加以兩岸各自存在許多個別且不易克服的毒品防制困境,使得兩岸毒品威脅均日趨嚴重。本論文研究發現兩岸毒品防制所面臨的問題概要如次: 一、大陸方面: (一)貪腐問題成為中國大陸毒品犯罪的溫床。 (二)大陸貧富差距日益擴大,使得不少人藉販毒以「脫貧致富」。 (三)大陸因緊鄰「金三角」、「金新月」兩大毒品產區,雲南省邊境線長達4,061公里,毒品查緝甚為困難。 二、台灣方面: (一)政黨輪替後頻繁的內閣改組,使得反毒政策缺乏延續性。 (二)相較於周邊國家均採嚴刑峻罰以打擊毒害,我國因執法過輕,在區域內有嚴重失衡現象。 (三)我國現行以「行政院毒品防制會報」,負責執行各項反毒工作,統籌功能不彰。 (四)我國無緣參與國際反毒合作,邊緣化的危機清晰可見。 (五)我國社會富裕,毒品價格較周邊國家相對較高,成為毒品流向勢難避免。 (六)我國屬海島型國家,進口貨運量龐大、人員出入境頻繁,防堵毒品入境困難重重。 三、兩岸合作方面: 兩岸之間目前反毒合作受限於政治因素干擾,除了大陸不承認台灣地區司法管轄權外,現行仍存在有協商機制功能不彰,以及未建立毒品犯罪情報交換機制等諸多不利因素。 綜合上述所言,面對毒品危害問題,兩岸雖有著不同的時空背景,但在如水銀洩地般的國際毒潮滲透威脅下,兩岸正面臨著同樣險峻的挑戰,為確保兩岸人民共同安全與福祉,實不應為了堅持意識形態,而危及共同安全。藉由分析兩岸毒品犯罪現況,進而提出具體建言,實乃本論文之主要目的。 國立政治大學 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i=sid=%22G0094922004%22. text 中文 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
collection |
NDLTD |
language |
中文 |
sources |
NDLTD |
topic |
反毒 反毒策略 緝毒 拒毒 戒毒 跨境犯罪 毒品犯罪 |
spellingShingle |
反毒 反毒策略 緝毒 拒毒 戒毒 跨境犯罪 毒品犯罪 曹承允 Tsao , Chen-Yun 兩岸合作防制毒品危害可行性之研究 |
description |
冷戰結束後,受到全球化與資訊化的影響,各類非傳統安全問題日益受到重視,而毒品危害問題已然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嚴重公害。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至少有100萬人口專門從事國(區)際販毒活動,且毒品犯罪集團已形成配套的嚴密網絡,突破國(區)界,發展成為國(區)際販毒組織。此外,全球毒品每年銷售總額為8000億至1兆美元,佔全球貿易總額的10%,此一數字與全球軍火貿易額相差無幾。另根據聯合國2002年公布的年度報告,目前全球吸毒人口高達兩億多人。每年約有10萬人死於吸毒,因此而喪失勞動力的人有1000萬人之多。在日趨嚴重的國際販毒活動的滲透下,毒品犯罪在全球各地區均呈現滋長及蔓延的趨勢,除直接威脅人類健康外,更對國際社會穩定造成嚴重衝擊。
1949年,兩岸分裂分治,兩岸進入長期隔離狀態,直到1987年11月,政府開發大陸探親後,兩岸民間交流熱絡,經貿互動頻繁。然而,於此同時,兩岸交流所衍生的安全議題亦逐漸擴大,許多非傳統性安全威脅的嚴重性愈趨顯著,其中毒品由於體積小,藏匿容易,致查緝困難,甚賴兩岸政府具體有效的合作措施,始能有效防制。然而,兩岸受限於政治疏離,使得雙方具體合作行動甚為有限,不僅難以對兩岸毒品犯罪集團予以致命打擊,更為毒品犯罪份子提供了良好的避罪空間。
中國大陸自80年代初起,在國際毒潮的侵襲及大陸內部市場大量需求下,毒品問題日趨嚴重,由其種類的多樣化、吸毒人數的直線上升、蔓延範圍的迅速擴大,衍生的暴力犯罪及愛滋病擴散問題,對大陸治安及人民健康均造成嚴重衝擊。鑑此,中共中央國務院把解決毒品犯罪問題作為「嚴打」的一項主要任務,在凡是有毒品犯罪的市、縣展開各項禁毒工作,並積極參與國際反毒合作。我國則由於人民生活富裕,雖然種植毒品者較少,但販賣、運輸獲利豐厚,因此「投機圖利」遂成為台灣毒品犯罪的首要原因。我國反毒策略,於1955年至1990年間,主要著重於斷源,亦即以加強查緝為主要政策,直到1991年,毒品氾濫,除打擊供給之外,亦開始加強減少需求面的努力,發展出各種戒癮宣導與預防政策。1993年由時任行政院院長連戰鄭重揭示「向毒品宣戰」,並於1994年2月成立「中央反毒會報」,確立我國反毒策略以「斷絕供給」、「減少需求」為目標,以「緝毒」、「拒毒」與「戒毒」為方法。
由於全球化的快速腳步,毒品犯罪在不同國家間也有隨著產銷分工而有快速擴散的現象,全球性與區域性的毒品防制計畫亦逐漸受到重視,藉由國際合作的方式進行查緝、減少生產、降低濫用導致的健康及犯罪問題、促進毒癮治療與聯合監控等,是目前國際間毒品防制上相當重要的策略。面對此一情形,不論是國際組織或是任何一個國家,都把打擊跨國(境)毒品犯罪當作施政重點,並竭盡所能的致力於加強彼此間的協調聯繫與互助合作。然而,兩岸受限於政治疏離,及諸多法律規範上的限制,使得雙方在防制毒品危害方面所進行的合作甚為有限,形成反毒漏洞的可能益發明顯。加以兩岸各自存在許多個別且不易克服的毒品防制困境,使得兩岸毒品威脅均日趨嚴重。本論文研究發現兩岸毒品防制所面臨的問題概要如次:
一、大陸方面:
(一)貪腐問題成為中國大陸毒品犯罪的溫床。
(二)大陸貧富差距日益擴大,使得不少人藉販毒以「脫貧致富」。
(三)大陸因緊鄰「金三角」、「金新月」兩大毒品產區,雲南省邊境線長達4,061公里,毒品查緝甚為困難。
二、台灣方面:
(一)政黨輪替後頻繁的內閣改組,使得反毒政策缺乏延續性。
(二)相較於周邊國家均採嚴刑峻罰以打擊毒害,我國因執法過輕,在區域內有嚴重失衡現象。
(三)我國現行以「行政院毒品防制會報」,負責執行各項反毒工作,統籌功能不彰。
(四)我國無緣參與國際反毒合作,邊緣化的危機清晰可見。
(五)我國社會富裕,毒品價格較周邊國家相對較高,成為毒品流向勢難避免。
(六)我國屬海島型國家,進口貨運量龐大、人員出入境頻繁,防堵毒品入境困難重重。
三、兩岸合作方面:
兩岸之間目前反毒合作受限於政治因素干擾,除了大陸不承認台灣地區司法管轄權外,現行仍存在有協商機制功能不彰,以及未建立毒品犯罪情報交換機制等諸多不利因素。
綜合上述所言,面對毒品危害問題,兩岸雖有著不同的時空背景,但在如水銀洩地般的國際毒潮滲透威脅下,兩岸正面臨著同樣險峻的挑戰,為確保兩岸人民共同安全與福祉,實不應為了堅持意識形態,而危及共同安全。藉由分析兩岸毒品犯罪現況,進而提出具體建言,實乃本論文之主要目的。
|
author |
曹承允 Tsao , Chen-Yun |
author_facet |
曹承允 Tsao , Chen-Yun |
author_sort |
曹承允 |
title |
兩岸合作防制毒品危害可行性之研究 |
title_short |
兩岸合作防制毒品危害可行性之研究 |
title_full |
兩岸合作防制毒品危害可行性之研究 |
title_fullStr |
兩岸合作防制毒品危害可行性之研究 |
title_full_unstemmed |
兩岸合作防制毒品危害可行性之研究 |
title_sort |
兩岸合作防制毒品危害可行性之研究 |
publisher |
國立政治大學 |
url |
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i=sid=%22G0094922004%22. |
work_keys_str_mv |
AT cáochéngyǔn liǎngànhézuòfángzhìdúpǐnwēihàikěxíngxìngzhīyánjiū AT tsaochenyun liǎngànhézuòfángzhìdúpǐnwēihàikěxíngxìngzhīyánjiū |
_version_ |
1716464165418172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