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間的影像監視:一個科技社會學的反思

本篇研究針對公共空間的影像監視,以科技社會學的切入角度,探討這個現象的社會學意義。主要焦點在於影像監視的科技特性。以Latour與Postman的看法為基礎,主張科技特性有別於功能,它是一種意識型態與特殊能力。而影像監視的特性,就是它將真實詮釋為影像的獨特意識型態,以及能夠跨越時空距離的收集影像資訊,並且即時傳輸的能力。本研究探討影像監視的科技特性,在普遍設置於公共空間之後,會對人類共同生活的核心價值:自由與安全,產生什麼影響。根據Virilio對當代影像科技的分析,以及Bauman延伸自Foucault的全景敞視,所提出的自由/不自由的相對概念,本文主張,當影像監視將人類的眼睛延伸出去,讓它...

Full description

Bibliographic Details
Main Author: 吳佳綺
Language:中文
Published: 國立政治大學
Subjects:
Online Access: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i=sid=%22G0094254005%22.
Description
Summary:本篇研究針對公共空間的影像監視,以科技社會學的切入角度,探討這個現象的社會學意義。主要焦點在於影像監視的科技特性。以Latour與Postman的看法為基礎,主張科技特性有別於功能,它是一種意識型態與特殊能力。而影像監視的特性,就是它將真實詮釋為影像的獨特意識型態,以及能夠跨越時空距離的收集影像資訊,並且即時傳輸的能力。本研究探討影像監視的科技特性,在普遍設置於公共空間之後,會對人類共同生活的核心價值:自由與安全,產生什麼影響。根據Virilio對當代影像科技的分析,以及Bauman延伸自Foucault的全景敞視,所提出的自由/不自由的相對概念,本文主張,當影像監視將人類的眼睛延伸出去,讓它可以跨越時空距離的從事監視的同時,無論是監看者或被監看者,他的行動自由都將被化約甚至是取消。然而在影像監視所造就的,一種「遠距觀看」、「遠距移動」的錯覺下,人們如今不再追求以身體為基礎的行動自由,轉而追求一種久坐、靜止的生活模式,同時,這種以觀看取代行動、從公共空間中退出的生活,又被設想為一種安全,一種身為旁觀者的安全。 關鍵詞:影像監視、影像科技、全景敞視、自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