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產業相對比率建立企業預警模型─考量公司治理因素

本文採用Platt(1990)所提出的產業相對比率與原始比率來建構企業預警模型,並嘗試加入公司治理變數後,以檢驗是否能進一步提升預測效果。研究發現在無論在樣本內、外產業相對比率預測率均比原始財務比率來的高,ROC和CAP效力驗證也較佳,並可降低型一的誤差。因此將各產業之間的差異因素消弭後,確實能有效降低誤判的現象。在方法論上,則以逐步迴歸分析所建立的產業相對比率模型擁有最高的預測效力。另外納入公司治理變數後,預測效力則有進一步提升效果,整體財務變數方面以T1期為負債淨值比、資產報酬率;T2期為每股現金流量、股東權益報酬率、借款依存度;T3期為每股現金流量、常續性利益率、借款依存度等項目為顯著比...

Full description

Bibliographic Details
Main Author: 陳志銘
Language:中文
Published: 國立政治大學
Subjects:
Online Access: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i=sid=%22G0093255011%22.
Description
Summary:本文採用Platt(1990)所提出的產業相對比率與原始比率來建構企業預警模型,並嘗試加入公司治理變數後,以檢驗是否能進一步提升預測效果。研究發現在無論在樣本內、外產業相對比率預測率均比原始財務比率來的高,ROC和CAP效力驗證也較佳,並可降低型一的誤差。因此將各產業之間的差異因素消弭後,確實能有效降低誤判的現象。在方法論上,則以逐步迴歸分析所建立的產業相對比率模型擁有最高的預測效力。另外納入公司治理變數後,預測效力則有進一步提升效果,整體財務變數方面以T1期為負債淨值比、資產報酬率;T2期為每股現金流量、股東權益報酬率、借款依存度;T3期為每股現金流量、常續性利益率、借款依存度等項目為顯著比率,顯示從負債面、獲利面以及現金流量面三個角度,即可對危機預警產生極為正確的判斷。另外在公司治理因素方面,則以董監持股比率、董監質押比率以及財務人員更動次數最顯著,顯示內部核心人員,因為比圈外的投資者和信貸者掌握更準確的資訊,因此其相對的動態與企業發生危機與否亦有非常緊密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