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動物詞彙俄漢成語之對比研究

在學習外國語時總會遇到不同方面的困難,一般而言,可分為二方面:第一,在語音、詞法、句法、詞彙學等領域上,母語和外國語之間結構類型的區別;第二,掌握母語外的另一語言時,由於兩個民族的歷史傳統、生態環境、風俗民情、宗教信仰、思維方式等等的不同,造成兩種語言反映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傳統,並且以不同的角度來解析外部世界,產生不同的世界圖像。特別是成語,它是語言世界的詞彙平面中最富活力和表現力的單位之一,最能體現民族文化的特點,也就是說在成語中保留了栩栩如生的形象思維。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具備歷史、生活風俗、民族文化、藝術、文學等背景知識之基礎,然而,這往往是學習語言者缺乏的。因此,本論文選擇...

Full description

Bibliographic Details
Main Author: 顏伊伶
Language:中文
Published: 國立政治大學
Subjects:
Online Access: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i=sid=%22G0089554006%22.
id ndltd-CHENGCHI-G0089554006
record_format oai_dc
spelling ndltd-CHENGCHI-G00895540062013-01-07T19:27:08Z 含動物詞彙俄漢成語之對比研究 顏伊伶 成語 動物詞彙 國情語言學 內涵意義 動物詞彙的文化意涵 不完全等值詞 動物詞彙的形象與意義 在學習外國語時總會遇到不同方面的困難,一般而言,可分為二方面:第一,在語音、詞法、句法、詞彙學等領域上,母語和外國語之間結構類型的區別;第二,掌握母語外的另一語言時,由於兩個民族的歷史傳統、生態環境、風俗民情、宗教信仰、思維方式等等的不同,造成兩種語言反映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傳統,並且以不同的角度來解析外部世界,產生不同的世界圖像。特別是成語,它是語言世界的詞彙平面中最富活力和表現力的單位之一,最能體現民族文化的特點,也就是說在成語中保留了栩栩如生的形象思維。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具備歷史、生活風俗、民族文化、藝術、文學等背景知識之基礎,然而,這往往是學習語言者缺乏的。因此,本論文選擇含有動物詞彙的成語作為研究對象。 本文的主要目的包括:研究及對比俄、漢語中含動物詞彙之成語所具有的文化內涵,以及藉由比較其形象與意義上的異同,進而提供適當的翻譯。為了達到此目的,在本文中提出並回答下列學術研究的任務: -探索俄、漢語動物詞彙的文化意涵; -評定俄、漢語中含動物詞彙的成語之語義; -給予含動物詞彙俄語成語適當的漢語相對應翻譯,並提供四種翻譯策略。 究竟「動物詞彙的文化意涵」為何?要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必須先了解何謂「文化意涵」。根據國情語言學的奠基著作 «語言與文化-作為外語的俄語教學中的語言國情學»(Язык и культура: Лингвострановедение в преподавании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как иностранного),文化意涵指的就是詞彙的內涵意義(коннотация),藉著「聯想」(ассоциация)來表現出對某種客觀事物自然的情感和評價。阿赫馬諾娃(О.С.Ахманова)曾如此定義:「內涵意義是在詞彙的基本意義之外所添加的內容,修飾不同程度的情緒,用來表達不同的感情、評價…」在國情語言學的領域裡,這些感情與評價被歸入文化的層面,扮演文化大使之角色。所以,內涵意義在國情語言學中是一個不可忽略的重要的課題,本論文也需要借助它來探討語言與文化的關係。 在各語言中,常常會利用動物本身所固有之形象,來描寫人的性格特徵。這是因為動物有著鮮明的外表與習性,對於詞彙的內涵意義之發展,具有很豐富的可能性。因為人與動物相依共存,接觸頻繁,因此,在人類的語言中必然存在大量反映動物名稱的詞彙,存在著大量以動物為喻體的比喻性短語,並依據動物的外貌、顏色、習性等特徵賦予它們特定的情感和喻義。在言語交談時,這些動物性特質雖隱藏在語言背後,卻始終穩定地存在著,並成為語義之形象表達的主導思想。俄漢民族有著不同的生活地域、風俗習慣、居住環境及心理狀態,縱使,在現實環境裡擁有同一種動物,但進入語言系統後,卻可能產生相同或相異的感情色彩與評價。 於此,必須特別強調地是,對某一個民族文化的語言環境越「本土的」(природный)動物詞彙,總是能夠比「外國的」(экзотический)動物詞彙轉造出更多的成語。如牛、羊、狼、貓、狐狸、熊、豬、狗等這些與俄國民族較親近的動物,出現在俄語成語的比例較高,且其來源多與民族風俗、日常習慣有密切的關係。而蝗蟲、駱駝、多頭蛇、龍、鯨魚、鱷魚、扁角鹿、孔雀、烏龜(акрида, верблюд, гидра, дракон, кит, крокодил, лань, пава, павли, черепаха…)等這類較少見的、異國的、甚至不存在於世上的動物,則在俄語成語中出現的比例較低,僅見於文獻中。 一個詞的語義包括詞的詞彙概念(лексичечкое понятие)和詞彙背景(лексичечкий фон)兩方面。詞彙概念指某一事物特徵的總合,藉助此特徵,人們確定是否可用某一詞彙來指稱該事物。詞彙背景指與詞有關的背景知識(фоновые знания)之總合。一般字典對詞彙的解釋通常只就其詞彙概念進行描述,所以,在另一種語言中,常可找到等值的詞彙概念,但卻不容易找到完全等值的詞彙背景。據估計,約有一半俄語詞與其他語言中的詞彙背景不完全相同。綜上所述得出一個結論,相當多數的常用對應詞所表示的詞彙背景是不完全等值的,也因此可說不完全等值的詞在語言中居多數。既然在俄、漢語的對應詞中,真正的等值詞只佔少數,那麼當進行跨文化言語交際時,想要有效地達成交際目的,獲得正確的理解,並非易事,這受約於交際者的語言水平和文化知識。所以,翻譯在不同民族的交際過程中,是一個重要的橋樑,能幫助不同民族溝通思想、交流文化,可以說它扮演著「文化移植」的角色。因此,譯者的任務是避免發生對原文的理解錯誤,應盡可能充分傳遞語義,並格外注意兩種文化的差異,力爭尋求適當的翻譯。 帶有動物詞彙的成語是以動物形象為基礎出現的,然而,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前提下,這些動物的形象有時完全地相符,有時只有部分相符,甚至有時是完全地背道而馳。因此,在翻譯時必須考慮文化因素。舉例來說,由於貓的瞳孔是在黑暗中放大,處於暗處,依然能看得清楚,所以,俄國人就用「貓眼」來形容一個人擁有好的視力(глаза как у кошки);而中國人察覺老鷹能從高空中發現獵物,並且迅速、準確地俯衝捕捉,因此,用「鷹眼」來表示好視力、好眼力。翻譯時,如果把глаза как у кошки直譯成貓眼,就可能出現不完全的理解。 在語言之間的分歧多數反映出民族間的差別,而引起這些差別的原因,往往和自然條件、文化、歷史、宗教、世界觀和其他的傳統有關。當然,動物稱名的規則也根據這些因素而有不同。動物詞彙的象徵意義多少取決於牠們所處的地域對於牠們的主觀看法。因此,在俄語、漢語的成語系統結構中,少見動物詞彙出現全面性地完全準確的相符。也就是說,不應該期待一定可找到完全相對應的俄漢成語。所以,在做俄漢成語對比時,可以發現兩者之間有以下幾種不同的方法:一、形象與意義相同或近似的成語;二、形象不同,但意義基本相近的成語;三、形象相同或相似,但意義不同的成語;四、形象、意義皆無相應的成語。本論文並依據形象和意義的關係,綜合出四種含動物詞彙之俄語成語譯成漢語的譯法: (1)當含動物詞彙之俄語成語,在漢語中找到動物形象相同或相近,而喻意也相似的成語時,可採用「對應法」,例如:козёл отпущения-代罪羔羊。 (2)當含動物詞彙之俄語成語,在漢語中找不到動物形象相同或相近,而喻意也相近的成語,但卻可找到動物形象相異,而喻意相近的成語時,即採「借用法」,例如:бросить щуку в реку(把狗魚拋到河裡)-縱虎歸山。 (3)當含動物詞彙之俄語成語,在漢語中存在著動物形象相同或相近,但卻含有不同或相反喻意的成語時,就用「意譯」法,例如:птичий язык就不能譯為「鳥語」,而應譯為「雜亂無章的言語」。 (4)當含動物詞彙之俄語成語,在漢語中找不到相對應或可借用的成語時,就採用「直譯法」,例如:ощетиниться как ёж-狂怒如刺蝟;但是,假若直譯時可能讓人無法理解,或可能造成誤解,也可使用「意譯法」,例如:божья коровка(上帝的母牛)-好好先生,或者「直譯+意譯法」,例如:биться как рыба об лёд-如魚撞冰,拼命掙扎。 國立政治大學 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i=sid=%22G0089554006%22. text 中文 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collection NDLTD
language 中文
sources NDLTD
topic 成語
動物詞彙
國情語言學
內涵意義
動物詞彙的文化意涵
不完全等值詞
動物詞彙的形象與意義
spellingShingle 成語
動物詞彙
國情語言學
內涵意義
動物詞彙的文化意涵
不完全等值詞
動物詞彙的形象與意義
顏伊伶
含動物詞彙俄漢成語之對比研究
description 在學習外國語時總會遇到不同方面的困難,一般而言,可分為二方面:第一,在語音、詞法、句法、詞彙學等領域上,母語和外國語之間結構類型的區別;第二,掌握母語外的另一語言時,由於兩個民族的歷史傳統、生態環境、風俗民情、宗教信仰、思維方式等等的不同,造成兩種語言反映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傳統,並且以不同的角度來解析外部世界,產生不同的世界圖像。特別是成語,它是語言世界的詞彙平面中最富活力和表現力的單位之一,最能體現民族文化的特點,也就是說在成語中保留了栩栩如生的形象思維。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具備歷史、生活風俗、民族文化、藝術、文學等背景知識之基礎,然而,這往往是學習語言者缺乏的。因此,本論文選擇含有動物詞彙的成語作為研究對象。 本文的主要目的包括:研究及對比俄、漢語中含動物詞彙之成語所具有的文化內涵,以及藉由比較其形象與意義上的異同,進而提供適當的翻譯。為了達到此目的,在本文中提出並回答下列學術研究的任務: -探索俄、漢語動物詞彙的文化意涵; -評定俄、漢語中含動物詞彙的成語之語義; -給予含動物詞彙俄語成語適當的漢語相對應翻譯,並提供四種翻譯策略。 究竟「動物詞彙的文化意涵」為何?要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必須先了解何謂「文化意涵」。根據國情語言學的奠基著作 «語言與文化-作為外語的俄語教學中的語言國情學»(Язык и культура: Лингвострановедение в преподавании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как иностранного),文化意涵指的就是詞彙的內涵意義(коннотация),藉著「聯想」(ассоциация)來表現出對某種客觀事物自然的情感和評價。阿赫馬諾娃(О.С.Ахманова)曾如此定義:「內涵意義是在詞彙的基本意義之外所添加的內容,修飾不同程度的情緒,用來表達不同的感情、評價…」在國情語言學的領域裡,這些感情與評價被歸入文化的層面,扮演文化大使之角色。所以,內涵意義在國情語言學中是一個不可忽略的重要的課題,本論文也需要借助它來探討語言與文化的關係。 在各語言中,常常會利用動物本身所固有之形象,來描寫人的性格特徵。這是因為動物有著鮮明的外表與習性,對於詞彙的內涵意義之發展,具有很豐富的可能性。因為人與動物相依共存,接觸頻繁,因此,在人類的語言中必然存在大量反映動物名稱的詞彙,存在著大量以動物為喻體的比喻性短語,並依據動物的外貌、顏色、習性等特徵賦予它們特定的情感和喻義。在言語交談時,這些動物性特質雖隱藏在語言背後,卻始終穩定地存在著,並成為語義之形象表達的主導思想。俄漢民族有著不同的生活地域、風俗習慣、居住環境及心理狀態,縱使,在現實環境裡擁有同一種動物,但進入語言系統後,卻可能產生相同或相異的感情色彩與評價。 於此,必須特別強調地是,對某一個民族文化的語言環境越「本土的」(природный)動物詞彙,總是能夠比「外國的」(экзотический)動物詞彙轉造出更多的成語。如牛、羊、狼、貓、狐狸、熊、豬、狗等這些與俄國民族較親近的動物,出現在俄語成語的比例較高,且其來源多與民族風俗、日常習慣有密切的關係。而蝗蟲、駱駝、多頭蛇、龍、鯨魚、鱷魚、扁角鹿、孔雀、烏龜(акрида, верблюд, гидра, дракон, кит, крокодил, лань, пава, павли, черепаха…)等這類較少見的、異國的、甚至不存在於世上的動物,則在俄語成語中出現的比例較低,僅見於文獻中。 一個詞的語義包括詞的詞彙概念(лексичечкое понятие)和詞彙背景(лексичечкий фон)兩方面。詞彙概念指某一事物特徵的總合,藉助此特徵,人們確定是否可用某一詞彙來指稱該事物。詞彙背景指與詞有關的背景知識(фоновые знания)之總合。一般字典對詞彙的解釋通常只就其詞彙概念進行描述,所以,在另一種語言中,常可找到等值的詞彙概念,但卻不容易找到完全等值的詞彙背景。據估計,約有一半俄語詞與其他語言中的詞彙背景不完全相同。綜上所述得出一個結論,相當多數的常用對應詞所表示的詞彙背景是不完全等值的,也因此可說不完全等值的詞在語言中居多數。既然在俄、漢語的對應詞中,真正的等值詞只佔少數,那麼當進行跨文化言語交際時,想要有效地達成交際目的,獲得正確的理解,並非易事,這受約於交際者的語言水平和文化知識。所以,翻譯在不同民族的交際過程中,是一個重要的橋樑,能幫助不同民族溝通思想、交流文化,可以說它扮演著「文化移植」的角色。因此,譯者的任務是避免發生對原文的理解錯誤,應盡可能充分傳遞語義,並格外注意兩種文化的差異,力爭尋求適當的翻譯。 帶有動物詞彙的成語是以動物形象為基礎出現的,然而,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前提下,這些動物的形象有時完全地相符,有時只有部分相符,甚至有時是完全地背道而馳。因此,在翻譯時必須考慮文化因素。舉例來說,由於貓的瞳孔是在黑暗中放大,處於暗處,依然能看得清楚,所以,俄國人就用「貓眼」來形容一個人擁有好的視力(глаза как у кошки);而中國人察覺老鷹能從高空中發現獵物,並且迅速、準確地俯衝捕捉,因此,用「鷹眼」來表示好視力、好眼力。翻譯時,如果把глаза как у кошки直譯成貓眼,就可能出現不完全的理解。 在語言之間的分歧多數反映出民族間的差別,而引起這些差別的原因,往往和自然條件、文化、歷史、宗教、世界觀和其他的傳統有關。當然,動物稱名的規則也根據這些因素而有不同。動物詞彙的象徵意義多少取決於牠們所處的地域對於牠們的主觀看法。因此,在俄語、漢語的成語系統結構中,少見動物詞彙出現全面性地完全準確的相符。也就是說,不應該期待一定可找到完全相對應的俄漢成語。所以,在做俄漢成語對比時,可以發現兩者之間有以下幾種不同的方法:一、形象與意義相同或近似的成語;二、形象不同,但意義基本相近的成語;三、形象相同或相似,但意義不同的成語;四、形象、意義皆無相應的成語。本論文並依據形象和意義的關係,綜合出四種含動物詞彙之俄語成語譯成漢語的譯法: (1)當含動物詞彙之俄語成語,在漢語中找到動物形象相同或相近,而喻意也相似的成語時,可採用「對應法」,例如:козёл отпущения-代罪羔羊。 (2)當含動物詞彙之俄語成語,在漢語中找不到動物形象相同或相近,而喻意也相近的成語,但卻可找到動物形象相異,而喻意相近的成語時,即採「借用法」,例如:бросить щуку в реку(把狗魚拋到河裡)-縱虎歸山。 (3)當含動物詞彙之俄語成語,在漢語中存在著動物形象相同或相近,但卻含有不同或相反喻意的成語時,就用「意譯」法,例如:птичий язык就不能譯為「鳥語」,而應譯為「雜亂無章的言語」。 (4)當含動物詞彙之俄語成語,在漢語中找不到相對應或可借用的成語時,就採用「直譯法」,例如:ощетиниться как ёж-狂怒如刺蝟;但是,假若直譯時可能讓人無法理解,或可能造成誤解,也可使用「意譯法」,例如:божья коровка(上帝的母牛)-好好先生,或者「直譯+意譯法」,例如:биться как рыба об лёд-如魚撞冰,拼命掙扎。
author 顏伊伶
author_facet 顏伊伶
author_sort 顏伊伶
title 含動物詞彙俄漢成語之對比研究
title_short 含動物詞彙俄漢成語之對比研究
title_full 含動物詞彙俄漢成語之對比研究
title_fullStr 含動物詞彙俄漢成語之對比研究
title_full_unstemmed 含動物詞彙俄漢成語之對比研究
title_sort 含動物詞彙俄漢成語之對比研究
publisher 國立政治大學
url 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i=sid=%22G0089554006%22.
work_keys_str_mv AT yányīlíng hándòngwùcíhuìéhànchéngyǔzhīduìbǐyánjiū
_version_ 1716462164569489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