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與漢朝和戰關係研究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漢族以外最強大,與漢族關係最密切、接觸時間又最長久的民族是匈奴;由於匈奴與漢接壤,而前者行游牧生計,後者採農耕生計,生機類型的差異也使匈漢雙方在政治、經濟、外交、文化上有更頻繁的互動與聯繫。尤其是北方游牧民族緣於自然環境及生活方式的限制,在經濟上必需依存南方的農業民族,貿易上的依存性使匈漢兩民族在兩漢四百餘年間時戰時和,或通關互市或彼此對抗,本論文擬藉由深入探究中國兩漢時期匈奴與漢民族間的和戰關係,以期達成下列目的:(一)證清以往因民族本位主義所造成的偏頗史論;(二)根據民族史研究之客觀性原則重新定位匈漢和戰關係;(三)歸納出北方游牧民族與中原農業民族在歷史、文化上的發展趨勢...
Main Authors: | , |
---|---|
Language: | 中文 |
Published: |
國立政治大學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i=sid=%22G0087259019%22. |
Summary: |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漢族以外最強大,與漢族關係最密切、接觸時間又最長久的民族是匈奴;由於匈奴與漢接壤,而前者行游牧生計,後者採農耕生計,生機類型的差異也使匈漢雙方在政治、經濟、外交、文化上有更頻繁的互動與聯繫。尤其是北方游牧民族緣於自然環境及生活方式的限制,在經濟上必需依存南方的農業民族,貿易上的依存性使匈漢兩民族在兩漢四百餘年間時戰時和,或通關互市或彼此對抗,本論文擬藉由深入探究中國兩漢時期匈奴與漢民族間的和戰關係,以期達成下列目的:(一)證清以往因民族本位主義所造成的偏頗史論;(二)根據民族史研究之客觀性原則重新定位匈漢和戰關係;(三)歸納出北方游牧民族與中原農業民族在歷史、文化上的發展趨勢。
本文範圍以兩漢時代匈奴與漢民族之和戰關係為中心,探討匈奴與漢朝本身的興衰及雙方勢力消長、外交策略運用與和、戰間之關聯。為求歷史研究上有整體的脈絡,先簡介匈奴的起源與早期發展;東漢以後的匈奴史事,則另於「匈奴遺緒」一節中加以敘述。
研究方法以史學為基礎,著重政治學、軍事學、社會學、民族學的分析,兼採取泛文化比教法、整體研究法及文化接觸研究法。
本論文內容分為五章十六節,其架構可簡要列示如下圖:
—————————
匈奴的起源— — — —→ 匈奴與漢朝— — — —→匈奴與漢朝— — — —→ 結論
與發展 和戰關係史 和戰關係分析
↑ ↑ ↑ ↑
∣地理環境及 ∣漢初與匈奴的關係 ∣匈奴南侵原因之探討 ∣匈奴遺緒∣魏晉時期之
生活類型 ∣漢武帝與匈奴之戰 ∣漢朝之和親政策評析 ∣ 匈奴
∣起源∣族稱 ∣匈奴內部分裂及臣服於漢 ∣和戰對匈奴之影響 ∣ 南匈奴之列
∣種族 ∣匈奴與王莽及東漢之和戰 ∣和戰對兩漢之影響 ∣結語 國時代及滅亡
∣早期發展 ∣與諸夏的和戰 北匈奴之西徙
∣頭曼單于時期 入歐
∣冒頓單于時期
本論文的主要限制在於缺乏匈奴自身的史料,探討匈漢和戰關係史不得不侷限於中國史書,例如東漢以南匈奴為正統,致《後漢書》中僅有〈南匈奴列傳〉而無專章載明北匈奴之史事。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面臨最大的挑戰在於運用中國史書提供的史料,而避免其中漢族本位主義的影響;秉持民族史研究之客觀性原則評估匈漢和戰關係。未來的發展可由經濟依存、生機類型差異,以及雙方在西域勢力消長,農業民族對游牧民族和、戰的抉擇等方面繼續研究匈奴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