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威權時期台灣國家社會關係—國家能力與社會自主性
國民黨執政期間國家社會關係為上對下威權統治關係,而後威權時期台灣國家社會關係最突出的現象為社會自主性的提昇,國家社會關係轉變為平行合作伙伴關係,經濟自由化促進政治民主化,表面上「民意」成為台灣政經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但支持台灣後威權時期民主政治發展之多元制度卻仍付之闕如,促使台灣發生類似民主民粹化現象。高漲的民意反噬民主政治賴以建立的根基—多元化民主,政治一元化論述撕裂了民主社會應有的基本共識與互信,並造成國家認同問題,筆者認為,民主民粹化現象使後威權時期台灣國家社會關係反而回到國家社會衝突對抗關係,多元與互補性認同是撫癒此種社會裂痕的主要關鍵。而缺乏制度性安排是造成此種緊張關係的主要原因,國...
Main Author: | 王世杰 |
---|---|
Language: | 中文 |
Published: |
國立政治大學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i=sid=%22G0086260505%22. |
Similar Items
-
台灣地區國家與勞工關係之分析
by: 陳慧敏, et al. -
國家與金融改革-----金管會自主性與能力之探討
by: 潘彥勳 -
黨國的選擇:「組織創造」與「組織改造」--中國地方黨政機構與社會組織的互動
by: 馬浩然 -
國家統合主義與台灣經濟發展經驗(1949-87)
by: 沈宗正, et al. -
從新國家主義探討我國文官考選制度
by: 高素真, et 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