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時期中共運用青年學生運動之研析
本論文,共分七章,每章約二萬字,計十四萬字左右。 第一章 「學生運動的淵源」,共分三節。第一節略述傳統中國第一次學生 運動,到當代中國的學生運動的歷史發展;第二節,略述馬克思、烈寧、史大林 及毛澤東,對於青年學生運動的看法及主張。第三節分析傳統中國學生運動的本 質,毛共如何運用學運的特質,達到取得政權的目的。 第二章 略述「文革」的背景,題目為「政治秩序的破壞與追求」。共三節 。第一節是對於「文化大革命」背景的分析,過程的敘述。第二節列述各學者對 於「文革」不同的看法。第三節專述毛與「權威」對中共政治的關連。 第三章 紅衛兵體系的認同 第一節 體系的形成,說明紅衛兵的出現,成分、組...
Main Authors: | , |
---|---|
Language: | 中文 |
Published: |
國立政治大學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i=sid=%22B2002008399%22. |
id |
ndltd-CHENGCHI-B2002008399 |
---|---|
record_format |
oai_dc |
spelling |
ndltd-CHENGCHI-B20020083992013-01-07T19:26:06Z 「文革」時期中共運用青年學生運動之研析 高永光 Gao, Yong-Guang 東亞 日本 韓國 EAST-ASIA JAPAN KOREA 本論文,共分七章,每章約二萬字,計十四萬字左右。 第一章 「學生運動的淵源」,共分三節。第一節略述傳統中國第一次學生 運動,到當代中國的學生運動的歷史發展;第二節,略述馬克思、烈寧、史大林 及毛澤東,對於青年學生運動的看法及主張。第三節分析傳統中國學生運動的本 質,毛共如何運用學運的特質,達到取得政權的目的。 第二章 略述「文革」的背景,題目為「政治秩序的破壞與追求」。共三節 。第一節是對於「文化大革命」背景的分析,過程的敘述。第二節列述各學者對 於「文革」不同的看法。第三節專述毛與「權威」對中共政治的關連。 第三章 紅衛兵體系的認同 第一節 體系的形成,說明紅衛兵的出現,成分、組織及心理組成。 第二節 體系的平衡,說明紅衛兵派系之間如何互相抗衡, 第三節 體系的互動,說明紅衛兵大串連的原因及其目的,及後來的結果 。 第四章 體系轉換過程中角色的互動 第一節 工作組與紅衛兵的關係。從工作組的派出到撤回,在學校中的工 作情形。 第二節 文革小組與紅衛兵的關係。文革小組之成立,到王力、關鋒、戚 本禹事件。 第三節 全軍文革小組與紅衛兵,主題在軍隊和紅衛兵的關係。 第五章 體系的輸出 第一節 破舊立新,紅衛兵對傳統的破壞與建立新形式的世界。 第二節 大字報,大字報的運用,對於鬥爭的作用。 第三節 奪權與武鬥,紅衛兵中的反毛派,擁毛派,各派之間的武鬥。 第六章 政治秩序的再崩潰與系統的維持 第一節 紅衛兵的整頓,毛下令停止串連,限期返校,復課鬥革命。 第二節 工宣隊進入學校,敘述「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進入學校,控制學 生。 第三節 下放,毛企圖把學生運動狂熱減低,利用上山下鄉來沖淡。 第七章 結論--比較分析。 第一節 講述毛對於紅衛兵的政治支持--八次接見紅衛兵,政治要求- 「鬥、批改」--此乃「文革」之政治任務。 第二節 詳述自由地區反共青年救國團與青年的關係。 國立政治大學 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i=sid=%22B2002008399%22. text 中文 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
collection |
NDLTD |
language |
中文 |
sources |
NDLTD |
topic |
東亞 日本 韓國 EAST-ASIA JAPAN KOREA |
spellingShingle |
東亞 日本 韓國 EAST-ASIA JAPAN KOREA 高永光 Gao, Yong-Guang 「文革」時期中共運用青年學生運動之研析 |
description |
本論文,共分七章,每章約二萬字,計十四萬字左右。
第一章 「學生運動的淵源」,共分三節。第一節略述傳統中國第一次學生
運動,到當代中國的學生運動的歷史發展;第二節,略述馬克思、烈寧、史大林
及毛澤東,對於青年學生運動的看法及主張。第三節分析傳統中國學生運動的本
質,毛共如何運用學運的特質,達到取得政權的目的。
第二章 略述「文革」的背景,題目為「政治秩序的破壞與追求」。共三節
。第一節是對於「文化大革命」背景的分析,過程的敘述。第二節列述各學者對
於「文革」不同的看法。第三節專述毛與「權威」對中共政治的關連。
第三章 紅衛兵體系的認同
第一節 體系的形成,說明紅衛兵的出現,成分、組織及心理組成。
第二節 體系的平衡,說明紅衛兵派系之間如何互相抗衡,
第三節 體系的互動,說明紅衛兵大串連的原因及其目的,及後來的結果
。
第四章 體系轉換過程中角色的互動
第一節 工作組與紅衛兵的關係。從工作組的派出到撤回,在學校中的工
作情形。
第二節 文革小組與紅衛兵的關係。文革小組之成立,到王力、關鋒、戚
本禹事件。
第三節 全軍文革小組與紅衛兵,主題在軍隊和紅衛兵的關係。
第五章 體系的輸出
第一節 破舊立新,紅衛兵對傳統的破壞與建立新形式的世界。
第二節 大字報,大字報的運用,對於鬥爭的作用。
第三節 奪權與武鬥,紅衛兵中的反毛派,擁毛派,各派之間的武鬥。
第六章 政治秩序的再崩潰與系統的維持
第一節 紅衛兵的整頓,毛下令停止串連,限期返校,復課鬥革命。
第二節 工宣隊進入學校,敘述「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進入學校,控制學
生。
第三節 下放,毛企圖把學生運動狂熱減低,利用上山下鄉來沖淡。
第七章 結論--比較分析。
第一節 講述毛對於紅衛兵的政治支持--八次接見紅衛兵,政治要求-
「鬥、批改」--此乃「文革」之政治任務。
第二節 詳述自由地區反共青年救國團與青年的關係。
|
author |
高永光 Gao, Yong-Guang |
author_facet |
高永光 Gao, Yong-Guang |
author_sort |
高永光 |
title |
「文革」時期中共運用青年學生運動之研析 |
title_short |
「文革」時期中共運用青年學生運動之研析 |
title_full |
「文革」時期中共運用青年學生運動之研析 |
title_fullStr |
「文革」時期中共運用青年學生運動之研析 |
title_full_unstemmed |
「文革」時期中共運用青年學生運動之研析 |
title_sort |
「文革」時期中共運用青年學生運動之研析 |
publisher |
國立政治大學 |
url |
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i=sid=%22B2002008399%22. |
work_keys_str_mv |
AT gāoyǒngguāng wéngéshíqīzhōnggòngyùnyòngqīngniánxuéshēngyùndòngzhīyánxī AT gaoyongguang wéngéshíqīzhōnggòngyùnyòngqīngniánxuéshēngyùndòngzhīyánxī |
_version_ |
1716461289609363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