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學歷史教科書中台灣史教材之分析

論文提要內容: 歷史教育關係著學生族意識的培養、理性思考的訓練及人文思想的陶育,尤其是發生在吾人周遭的歷史,其密切性愈高,影響力也愈深。台灣史即是和我們切身相關的歷史。民國七十八年李總統登輝先生曾提出「立足台灣、胸懷大陸、放眼世界」的理念,以愛鄉愛國為目的的台灣史教育可謂立足台灣的基礎。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國中及高中本國史教科書中台灣史教材 的內容。研究目的有三項: 一、從文獻的探討分析台灣史教育的價值。 二、建立規準及類目分析現行中學本國史教科書中台灣史教材的內涵。 三、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歷史科課程修訂的參考。 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以理論分析法和內容分析法兩種研究方法為主,輔之以文獻分...

Full description

Bibliographic Details
Main Author: 劉曉芬
Published: 國立政治大學
Online Access: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i=sid=%22B2002005007%22.
id ndltd-CHENGCHI-B2002005007
record_format oai_dc
spelling ndltd-CHENGCHI-B20020050072013-01-07T19:24:20Z 我國中學歷史教科書中台灣史教材之分析 劉曉芬 論文提要內容: 歷史教育關係著學生族意識的培養、理性思考的訓練及人文思想的陶育,尤其是發生在吾人周遭的歷史,其密切性愈高,影響力也愈深。台灣史即是和我們切身相關的歷史。民國七十八年李總統登輝先生曾提出「立足台灣、胸懷大陸、放眼世界」的理念,以愛鄉愛國為目的的台灣史教育可謂立足台灣的基礎。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國中及高中本國史教科書中台灣史教材 的內容。研究目的有三項: 一、從文獻的探討分析台灣史教育的價值。 二、建立規準及類目分析現行中學本國史教科書中台灣史教材的內涵。 三、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歷史科課程修訂的參考。 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以理論分析法和內容分析法兩種研究方法為主,輔之以文獻分析法。 在理論分析法方面,根據文獻探討中歷史教育理論及教科書分析理論,歸納析離出本國史教材的分析架構,以正確性、問題取向、不具偏見、啟發性及均衡性等五項規準檢視本國史教材內容的選擇,復就程序性和統整性兩項規準分析本國史教材內容的組織,並以關心度一項規準來分析教材內容的排列。 在內容分析方面,除了說明內容分析法的意義及步驟外,又同時根據本研究的內容設計主題類目和主角類目,對台灣史教材的內容作定量的分折。 研究結果可從兩部分加以說明: 在理論分折部分: 一、正確性:台灣教材並未呈現錯誤的事實、概念及原則,但部分史實的敘述不夠明確實,恐使學生誤解其意。 二、問題取向:台灣史教材多採單一觀點的歷史解釋未能反映不同團體對問題的不同觀點。 三、不具偏見:台灣史教材存在幾個問題( 1 )以漢人移民史的角度來看台灣的開發(2) 以官方經營的角度來處理台灣開發的過程(3) 對某些史實的忽略,包含有荷據、日據時代的史實,以及光復初期的史實。 四、啟發性:台灣史教材多只呈現研究結果,對史實的因果關係較少作系統的描述。 五、均衡性:台灣史教材仍偏政治類的介紹,對於經濟及社會文化類的歷史,所述甚少。 六、程序性:國中及高中的台灣史教材重複性很高,同時對同一史實的處理並無難度及詳細度的差異,無法配合學生心智的成長。 七、關心度:台灣史教材的排列並末和學生關心及切身相關的程度相配合,其分佈十分零散,比附在本國史教材中,致學生無法對台灣史的發展有一完整而連 續的概念。 在內容分析部分: 一、台灣史教材的份量,國中和高中部分均不到本國史教材的百分之五。 二、台灣史教材在各斷代的分佈,均以民國時期最高,而以荷據和日據時期最低。此外,國中部份,明鄭時期的敘述比清朝稍多。高中則是清朝的敘述比明鄭時期多出許多。 三、主角類目的分析,均以政治類人物出現的比例最高,而經濟類較低,文教類幾乎沒有。其中政治類,又以政治領袖的比例最高、烈士類次之,官員最低。經濟類,以官方開拓的代表最高,而以民間拓墾的比例低,文教類方面,除了高中提及連橫一人外,餘皆無。 四、主題類目的分析,均以「台灣開發類」最高, r 政權轉移類」次之,而「台灣與大陸一體關係類」最低,其中「台灣開發類」一項,又以「官方經營類」最高、「民間拓墾類」次之,而「與台灣的接觸類」最低。 五、有關台灣史教材插圖的分析,國中及高中部分在數量上均不及本國史的百分之十。在精確性與相關性上則大體都符合。 在內涵上則存在著一些問題。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建議: 在理論分析部分: 一、台灣史教材的選擇,宜就翢遭現有豐富的實例加以舉証,讓學生有機會驗証其得到的史實。 二、台灣史教材宜提供較開放的問題取向。 三、台灣史教材宜避免偏見的介入。 四、台灣史教材宜重啟發性,以鑑戒和人文精神為依歸。 五、台灣史教材的編排宜重均衝性、政治、經濟、社會及文教應並重。 六、台灣史教材的編排宜配合國中備又高中學生心智成長的差異,注重程序性,對同一史實處理要有層次的區別。 七、台灣史教材的排列應顧及學生關心與切身相關的程度,教材應系統而連續的程現,避免分佈零散的情形。 在內容分析部分: 一、台灣史的份量太少,宜提高其比重,最好能與以數個專章或專冊加以介紹。 二、台灣史教材不盡全然偏重在本國和台灣有關的歷史的介紹,對於統治過台灣的荷蘭及日本亦應描述。 三、除了政治類人物外會經濟、社會文化上對台灣有影響力者應加以重視。人物描述亦應避免只有人名而無事蹟。 四、有關台灣的關證實除了官方經營的史實外會民間開發的史實亦須加以探討。 五、和台灣史有關的插圖宜再增多,並力求精確以增加史實的說服力。 此外,從文獻探討中亦得知,現行我國中學歷史教育目標中欠缺鄉土教育目標的設置,在未來修正時宜將此一目標列入。 國立政治大學 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i=sid=%22B2002005007%22. text 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collection NDLTD
sources NDLTD
description 論文提要內容: 歷史教育關係著學生族意識的培養、理性思考的訓練及人文思想的陶育,尤其是發生在吾人周遭的歷史,其密切性愈高,影響力也愈深。台灣史即是和我們切身相關的歷史。民國七十八年李總統登輝先生曾提出「立足台灣、胸懷大陸、放眼世界」的理念,以愛鄉愛國為目的的台灣史教育可謂立足台灣的基礎。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國中及高中本國史教科書中台灣史教材 的內容。研究目的有三項: 一、從文獻的探討分析台灣史教育的價值。 二、建立規準及類目分析現行中學本國史教科書中台灣史教材的內涵。 三、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歷史科課程修訂的參考。 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以理論分析法和內容分析法兩種研究方法為主,輔之以文獻分析法。 在理論分析法方面,根據文獻探討中歷史教育理論及教科書分析理論,歸納析離出本國史教材的分析架構,以正確性、問題取向、不具偏見、啟發性及均衡性等五項規準檢視本國史教材內容的選擇,復就程序性和統整性兩項規準分析本國史教材內容的組織,並以關心度一項規準來分析教材內容的排列。 在內容分析方面,除了說明內容分析法的意義及步驟外,又同時根據本研究的內容設計主題類目和主角類目,對台灣史教材的內容作定量的分折。 研究結果可從兩部分加以說明: 在理論分折部分: 一、正確性:台灣教材並未呈現錯誤的事實、概念及原則,但部分史實的敘述不夠明確實,恐使學生誤解其意。 二、問題取向:台灣史教材多採單一觀點的歷史解釋未能反映不同團體對問題的不同觀點。 三、不具偏見:台灣史教材存在幾個問題( 1 )以漢人移民史的角度來看台灣的開發(2) 以官方經營的角度來處理台灣開發的過程(3) 對某些史實的忽略,包含有荷據、日據時代的史實,以及光復初期的史實。 四、啟發性:台灣史教材多只呈現研究結果,對史實的因果關係較少作系統的描述。 五、均衡性:台灣史教材仍偏政治類的介紹,對於經濟及社會文化類的歷史,所述甚少。 六、程序性:國中及高中的台灣史教材重複性很高,同時對同一史實的處理並無難度及詳細度的差異,無法配合學生心智的成長。 七、關心度:台灣史教材的排列並末和學生關心及切身相關的程度相配合,其分佈十分零散,比附在本國史教材中,致學生無法對台灣史的發展有一完整而連 續的概念。 在內容分析部分: 一、台灣史教材的份量,國中和高中部分均不到本國史教材的百分之五。 二、台灣史教材在各斷代的分佈,均以民國時期最高,而以荷據和日據時期最低。此外,國中部份,明鄭時期的敘述比清朝稍多。高中則是清朝的敘述比明鄭時期多出許多。 三、主角類目的分析,均以政治類人物出現的比例最高,而經濟類較低,文教類幾乎沒有。其中政治類,又以政治領袖的比例最高、烈士類次之,官員最低。經濟類,以官方開拓的代表最高,而以民間拓墾的比例低,文教類方面,除了高中提及連橫一人外,餘皆無。 四、主題類目的分析,均以「台灣開發類」最高, r 政權轉移類」次之,而「台灣與大陸一體關係類」最低,其中「台灣開發類」一項,又以「官方經營類」最高、「民間拓墾類」次之,而「與台灣的接觸類」最低。 五、有關台灣史教材插圖的分析,國中及高中部分在數量上均不及本國史的百分之十。在精確性與相關性上則大體都符合。 在內涵上則存在著一些問題。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建議: 在理論分析部分: 一、台灣史教材的選擇,宜就翢遭現有豐富的實例加以舉証,讓學生有機會驗証其得到的史實。 二、台灣史教材宜提供較開放的問題取向。 三、台灣史教材宜避免偏見的介入。 四、台灣史教材宜重啟發性,以鑑戒和人文精神為依歸。 五、台灣史教材的編排宜重均衝性、政治、經濟、社會及文教應並重。 六、台灣史教材的編排宜配合國中備又高中學生心智成長的差異,注重程序性,對同一史實處理要有層次的區別。 七、台灣史教材的排列應顧及學生關心與切身相關的程度,教材應系統而連續的程現,避免分佈零散的情形。 在內容分析部分: 一、台灣史的份量太少,宜提高其比重,最好能與以數個專章或專冊加以介紹。 二、台灣史教材不盡全然偏重在本國和台灣有關的歷史的介紹,對於統治過台灣的荷蘭及日本亦應描述。 三、除了政治類人物外會經濟、社會文化上對台灣有影響力者應加以重視。人物描述亦應避免只有人名而無事蹟。 四、有關台灣的關證實除了官方經營的史實外會民間開發的史實亦須加以探討。 五、和台灣史有關的插圖宜再增多,並力求精確以增加史實的說服力。 此外,從文獻探討中亦得知,現行我國中學歷史教育目標中欠缺鄉土教育目標的設置,在未來修正時宜將此一目標列入。
author 劉曉芬
spellingShingle 劉曉芬
我國中學歷史教科書中台灣史教材之分析
author_facet 劉曉芬
author_sort 劉曉芬
title 我國中學歷史教科書中台灣史教材之分析
title_short 我國中學歷史教科書中台灣史教材之分析
title_full 我國中學歷史教科書中台灣史教材之分析
title_fullStr 我國中學歷史教科書中台灣史教材之分析
title_full_unstemmed 我國中學歷史教科書中台灣史教材之分析
title_sort 我國中學歷史教科書中台灣史教材之分析
publisher 國立政治大學
url 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i=sid=%22B2002005007%22.
work_keys_str_mv AT liúxiǎofēn wǒguózhōngxuélìshǐjiàokēshūzhōngtáiwānshǐjiàocáizhīfēnxī
_version_ 171645957281048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