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方教育審議委員會之研究
教育審議委員會係指地方政府為促使教育決策專業化、制度化、建立教育行政組織獨立性、擴大公民參與層面,針對教育改革議題所設置的審議諮詢機構,民國88年教育基本法通過後,成為各縣市政府法定常設組織,民國89年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通過後,更擔負起審查教育機構、公立學校中長程教育發展計畫之責。與各縣市政府教育局共同為我國地方教育擘畫重大教育方針及未來願景。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我國教育審議委員會之現況、差異、問題及相關人員對教審會法源、目的、配套措施的看法,以作為改進教育審議委會運作的參考。研究者首先探討與教育審議委員會相關的文獻;其次編製「我國地方教育審議委員會研究調查問卷」以及「我國地方教育審議...
Main Author: | |
---|---|
Language: | 中文 |
Published: |
國立政治大學
|
Online Access: | 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i=sid=%22A2010000475%22. |
id |
ndltd-CHENGCHI-A2010000475 |
---|---|
record_format |
oai_dc |
spelling |
ndltd-CHENGCHI-A20100004752013-01-07T19:35:59Z 我國地方教育審議委員會之研究 高一菁 教育審議委員會係指地方政府為促使教育決策專業化、制度化、建立教育行政組織獨立性、擴大公民參與層面,針對教育改革議題所設置的審議諮詢機構,民國88年教育基本法通過後,成為各縣市政府法定常設組織,民國89年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通過後,更擔負起審查教育機構、公立學校中長程教育發展計畫之責。與各縣市政府教育局共同為我國地方教育擘畫重大教育方針及未來願景。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我國教育審議委員會之現況、差異、問題及相關人員對教審會法源、目的、配套措施的看法,以作為改進教育審議委會運作的參考。研究者首先探討與教育審議委員會相關的文獻;其次編製「我國地方教育審議委員會研究調查問卷」以及「我國地方教育審議委員會研究訪談大綱」作為調查工具;再針對全國共21縣(市)教育審議委員會委員、教育行政人員、及教育學者專家以隨機取樣共抽取407位樣本,其中有效問卷245份,並依此進行次數分配、卡方考驗;另外自回覆問卷中立意抽取8位不同受聘身分教審會委員進行訪談調查,並分析訪談內容。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結論及建議。 本研究之結論如下: 一、我國教育審議委員會組織及職權不相符合,與地方政府教育局、議會間,缺乏強而有力的關係網絡與權責歸屬。 二、現代地方政府應扮演主動積極教育改革促進者角色,以更開放的參與管道達到「地方教育專業自治」並「回應公民參與需求」。 三、教育審議委員會在法源依據上應做出補充規定,以避免實際運作困難。 四、教育審議委員會目的以「凝聚地方教育發展共識」、「使教育政策符合民眾需求」較受肯定;但行政人員與委員看法分歧。 五、教育審議委員會配套措施仍以法令之訂定為主。 六、會議實際運作方面差異主要存在於不同類別縣市間提案主動性;審議議題以全縣或區域一致之教育政策為主。 七、教育審議委員會的定位目前仍以「與教育局平行」較理想;與議會之互動目前以「間接透過教育局」較適當。 八、各縣市教育審議委員會運作差異的主要原因為「縣市首長支持度」與「委員聘任方式及組成」。 九、教育審議委員會以「與教育局及議會定位不清」與「教育基本法未對職權內容作詳細規定」為主要困難;解決之道包括「教育行政主管機關改變心態」與「法源的確立與精緻化」。 研究者依據文獻探討與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對相關法令的建議 (一)教育基本法中應釐清教育審議委員會定位 (二)各縣市教育審議委員會設置辦法應將職權內容明確化 (三)明確規範教育審議委員會建議預算數額的法定地位 二、對地方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 (一)加強宣導教審會重要性 (二)邀請民眾列席會議,以適當方式公開相關資訊 三、對教育審議委員會的建議 (一)秉持教育中立,爭取行政支援 (二)委員需具備地方教育事務經驗及熱忱 四、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方法上,建議在問卷編製上降低特殊性較高的題目,且可擴大訪談對象,如增加不同縣市、受聘身分教審會委員、縣市議會代表等。 (二)研究內容上,可進一步朝下列方向進行研究: 1.教育審議委員會決議落實與追蹤 2.教育審議委員會與學校的互動關係 (三)研究對象上,由於目前仍有少數(2個)縣市未召開會議,因此待全國各縣市教育審議委員會全數正式運作更成熟時,應可擴展研究對象至全國教育審議委員會。此外,未來的研究若針對教審會與學校的互動關係,可視研究需要擴大研究對象至學校行政人員及教師、家長。 國立政治大學 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i=sid=%22A2010000475%22. text 中文 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
collection |
NDLTD |
language |
中文 |
sources |
NDLTD |
description |
教育審議委員會係指地方政府為促使教育決策專業化、制度化、建立教育行政組織獨立性、擴大公民參與層面,針對教育改革議題所設置的審議諮詢機構,民國88年教育基本法通過後,成為各縣市政府法定常設組織,民國89年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通過後,更擔負起審查教育機構、公立學校中長程教育發展計畫之責。與各縣市政府教育局共同為我國地方教育擘畫重大教育方針及未來願景。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我國教育審議委員會之現況、差異、問題及相關人員對教審會法源、目的、配套措施的看法,以作為改進教育審議委會運作的參考。研究者首先探討與教育審議委員會相關的文獻;其次編製「我國地方教育審議委員會研究調查問卷」以及「我國地方教育審議委員會研究訪談大綱」作為調查工具;再針對全國共21縣(市)教育審議委員會委員、教育行政人員、及教育學者專家以隨機取樣共抽取407位樣本,其中有效問卷245份,並依此進行次數分配、卡方考驗;另外自回覆問卷中立意抽取8位不同受聘身分教審會委員進行訪談調查,並分析訪談內容。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結論及建議。
本研究之結論如下:
一、我國教育審議委員會組織及職權不相符合,與地方政府教育局、議會間,缺乏強而有力的關係網絡與權責歸屬。
二、現代地方政府應扮演主動積極教育改革促進者角色,以更開放的參與管道達到「地方教育專業自治」並「回應公民參與需求」。
三、教育審議委員會在法源依據上應做出補充規定,以避免實際運作困難。
四、教育審議委員會目的以「凝聚地方教育發展共識」、「使教育政策符合民眾需求」較受肯定;但行政人員與委員看法分歧。
五、教育審議委員會配套措施仍以法令之訂定為主。
六、會議實際運作方面差異主要存在於不同類別縣市間提案主動性;審議議題以全縣或區域一致之教育政策為主。
七、教育審議委員會的定位目前仍以「與教育局平行」較理想;與議會之互動目前以「間接透過教育局」較適當。
八、各縣市教育審議委員會運作差異的主要原因為「縣市首長支持度」與「委員聘任方式及組成」。
九、教育審議委員會以「與教育局及議會定位不清」與「教育基本法未對職權內容作詳細規定」為主要困難;解決之道包括「教育行政主管機關改變心態」與「法源的確立與精緻化」。
研究者依據文獻探討與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對相關法令的建議
(一)教育基本法中應釐清教育審議委員會定位
(二)各縣市教育審議委員會設置辦法應將職權內容明確化
(三)明確規範教育審議委員會建議預算數額的法定地位
二、對地方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
(一)加強宣導教審會重要性
(二)邀請民眾列席會議,以適當方式公開相關資訊
三、對教育審議委員會的建議
(一)秉持教育中立,爭取行政支援
(二)委員需具備地方教育事務經驗及熱忱
四、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方法上,建議在問卷編製上降低特殊性較高的題目,且可擴大訪談對象,如增加不同縣市、受聘身分教審會委員、縣市議會代表等。
(二)研究內容上,可進一步朝下列方向進行研究:
1.教育審議委員會決議落實與追蹤
2.教育審議委員會與學校的互動關係
(三)研究對象上,由於目前仍有少數(2個)縣市未召開會議,因此待全國各縣市教育審議委員會全數正式運作更成熟時,應可擴展研究對象至全國教育審議委員會。此外,未來的研究若針對教審會與學校的互動關係,可視研究需要擴大研究對象至學校行政人員及教師、家長。
|
author |
高一菁 |
spellingShingle |
高一菁 我國地方教育審議委員會之研究 |
author_facet |
高一菁 |
author_sort |
高一菁 |
title |
我國地方教育審議委員會之研究 |
title_short |
我國地方教育審議委員會之研究 |
title_full |
我國地方教育審議委員會之研究 |
title_fullStr |
我國地方教育審議委員會之研究 |
title_full_unstemmed |
我國地方教育審議委員會之研究 |
title_sort |
我國地方教育審議委員會之研究 |
publisher |
國立政治大學 |
url |
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i=sid=%22A2010000475%22. |
work_keys_str_mv |
AT gāoyījīng wǒguódefāngjiàoyùshěnyìwěiyuánhuìzhīyánjiū |
_version_ |
1716467640324587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