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的民族政策與族群關係:權力關係研究途徑
本文乃是從權力關係的觀點,分析中國(大陸)的民族政策與族群關係,並檢討其民族政策及提出解決之道。在方法上主要以文獻法及實地參訪來蒐集資料,解答問題。 本文第一個研究主題,是分析中國民族政策與族群關係的基礎與背景。研究發現少數民族在權力資源與漢族比較至為貧弱;傳統中國民族觀主張用夏變夷,因而歷代民族政策多主漢化,族群關係也充滿競爭與衝突;中共民族政策的理論基礎-馬列主義民族理論,認為民族從屬於階級,民族會隨著階級消亡之後跟著消亡,因而中共的民族政策的屬性與本質係同化,但中共會從辯証的觀點,並依據具體情況而有彈性作法。 第二個主題係分析中國民族政策與族群關係的形成與變遷,根據研究結果,中共自建黨迄...
Main Author: | |
---|---|
Language: | 中文 |
Published: |
國立政治大學
|
Online Access: | 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i=sid=%22A2002000371%22. |
id |
ndltd-CHENGCHI-A2002000371 |
---|---|
record_format |
oai_dc |
spelling |
ndltd-CHENGCHI-A20020003712013-01-07T19:20:22Z 中國(大陸)的民族政策與族群關係:權力關係研究途徑 高德義 本文乃是從權力關係的觀點,分析中國(大陸)的民族政策與族群關係,並檢討其民族政策及提出解決之道。在方法上主要以文獻法及實地參訪來蒐集資料,解答問題。 本文第一個研究主題,是分析中國民族政策與族群關係的基礎與背景。研究發現少數民族在權力資源與漢族比較至為貧弱;傳統中國民族觀主張用夏變夷,因而歷代民族政策多主漢化,族群關係也充滿競爭與衝突;中共民族政策的理論基礎-馬列主義民族理論,認為民族從屬於階級,民族會隨著階級消亡之後跟著消亡,因而中共的民族政策的屬性與本質係同化,但中共會從辯証的觀點,並依據具體情況而有彈性作法。 第二個主題係分析中國民族政策與族群關係的形成與變遷,根據研究結果,中共自建黨迄今,民族政策與族群關係歷經轉變,從自決聯邦、民族自治、民族整合、民族同化、民族發展等不同政策階段與族群關係,其間政策的轉變乃與中共權力的穩固與否及內部政治情勢有很大的關係。 第三個主題分析持續與發展,主要討論中共「建國」後,運用何種政策(權力)機制與策略,來持續、發展族群關係。中共基本上係以區域自治為基本政策,並從政治、經濟、社會、及文教等政策機制,綜合運用強制力╱報酬╱規範╱思想等權力資源,來鞏固維持及發展族群關係,同時也限制少數民族之資源及動員能力,從而促成少數民族的依賴。 第四個主題是整合與衝突,研究顯示少數民族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與發展,與漢族的關係也有改善,但同時也陷入發展困境及結構性劣勢地位。少數民族已顯現出整合及同化現象,但並未達到結構同化的地步,社會距離仍大,而由於經濟差距擴大,近年來少數民族意識增強,民族衝突不斷,因此中國(大陸)當前族群關係兼具整合與衝突特質。愈有權力資源的少數民族,愈容易訴諸衝突策略。 第五個主題係檢討與展望,研究顯示,「國家」機關在族群上的角色並不中立,而為優勢漢族所操控,因而民族政策深具支配性,政策本質乃「具有整合、支配、多元色彩的同化政策」;「民族的形式,社會主義的內涵」係中國民族政策的實質。族群關係的工具論和權力衝突論似乎更適於解釋中國的族群關係與政策。但其民族優惠政策似較有利於民族精英,且與功績制相悖,故值得檢討。中國民族問題的解決乃在如何落實多元文化、協和民主及民族發展原則。綜觀中國大陸社會似乎是個強制性的協調聯合體;沒有權力,中共無法控制少數民族,而少數民族沒有權力資源,其地位與關係也難以改善。展望中國未來的族群關係,可以說穩定與變遷力量兼具。目前少數民族的權力資源及動員能力雖然有所增進,但面對漢族優勢仍顯得無力,因此未來關係的關鍵仍在中共的穩定及少數民族經濟發展情形而定。 在當代,民族整合固有其必要,文化多元也有其價值,未來如何形成「一個國家,多元文化」是一大政策課題。理想的民族政策與族群關係就是要試圖解決、融合民族主義與國家主義,以及如何同時兼顧政治秩序與文化多樣性。 國立政治大學 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i=sid=%22A2002000371%22. text 中文 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
collection |
NDLTD |
language |
中文 |
sources |
NDLTD |
description |
本文乃是從權力關係的觀點,分析中國(大陸)的民族政策與族群關係,並檢討其民族政策及提出解決之道。在方法上主要以文獻法及實地參訪來蒐集資料,解答問題。
本文第一個研究主題,是分析中國民族政策與族群關係的基礎與背景。研究發現少數民族在權力資源與漢族比較至為貧弱;傳統中國民族觀主張用夏變夷,因而歷代民族政策多主漢化,族群關係也充滿競爭與衝突;中共民族政策的理論基礎-馬列主義民族理論,認為民族從屬於階級,民族會隨著階級消亡之後跟著消亡,因而中共的民族政策的屬性與本質係同化,但中共會從辯証的觀點,並依據具體情況而有彈性作法。
第二個主題係分析中國民族政策與族群關係的形成與變遷,根據研究結果,中共自建黨迄今,民族政策與族群關係歷經轉變,從自決聯邦、民族自治、民族整合、民族同化、民族發展等不同政策階段與族群關係,其間政策的轉變乃與中共權力的穩固與否及內部政治情勢有很大的關係。
第三個主題分析持續與發展,主要討論中共「建國」後,運用何種政策(權力)機制與策略,來持續、發展族群關係。中共基本上係以區域自治為基本政策,並從政治、經濟、社會、及文教等政策機制,綜合運用強制力╱報酬╱規範╱思想等權力資源,來鞏固維持及發展族群關係,同時也限制少數民族之資源及動員能力,從而促成少數民族的依賴。
第四個主題是整合與衝突,研究顯示少數民族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與發展,與漢族的關係也有改善,但同時也陷入發展困境及結構性劣勢地位。少數民族已顯現出整合及同化現象,但並未達到結構同化的地步,社會距離仍大,而由於經濟差距擴大,近年來少數民族意識增強,民族衝突不斷,因此中國(大陸)當前族群關係兼具整合與衝突特質。愈有權力資源的少數民族,愈容易訴諸衝突策略。
第五個主題係檢討與展望,研究顯示,「國家」機關在族群上的角色並不中立,而為優勢漢族所操控,因而民族政策深具支配性,政策本質乃「具有整合、支配、多元色彩的同化政策」;「民族的形式,社會主義的內涵」係中國民族政策的實質。族群關係的工具論和權力衝突論似乎更適於解釋中國的族群關係與政策。但其民族優惠政策似較有利於民族精英,且與功績制相悖,故值得檢討。中國民族問題的解決乃在如何落實多元文化、協和民主及民族發展原則。綜觀中國大陸社會似乎是個強制性的協調聯合體;沒有權力,中共無法控制少數民族,而少數民族沒有權力資源,其地位與關係也難以改善。展望中國未來的族群關係,可以說穩定與變遷力量兼具。目前少數民族的權力資源及動員能力雖然有所增進,但面對漢族優勢仍顯得無力,因此未來關係的關鍵仍在中共的穩定及少數民族經濟發展情形而定。
在當代,民族整合固有其必要,文化多元也有其價值,未來如何形成「一個國家,多元文化」是一大政策課題。理想的民族政策與族群關係就是要試圖解決、融合民族主義與國家主義,以及如何同時兼顧政治秩序與文化多樣性。
|
author |
高德義 |
spellingShingle |
高德義 中國(大陸)的民族政策與族群關係:權力關係研究途徑 |
author_facet |
高德義 |
author_sort |
高德義 |
title |
中國(大陸)的民族政策與族群關係:權力關係研究途徑 |
title_short |
中國(大陸)的民族政策與族群關係:權力關係研究途徑 |
title_full |
中國(大陸)的民族政策與族群關係:權力關係研究途徑 |
title_fullStr |
中國(大陸)的民族政策與族群關係:權力關係研究途徑 |
title_full_unstemmed |
中國(大陸)的民族政策與族群關係:權力關係研究途徑 |
title_sort |
中國(大陸)的民族政策與族群關係:權力關係研究途徑 |
publisher |
國立政治大學 |
url |
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i=sid=%22A2002000371%22. |
work_keys_str_mv |
AT gāodéyì zhōngguódàlùdemínzúzhèngcèyǔzúqúnguānxìquánlìguānxìyánjiūtújìng |
_version_ |
17164566492883189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