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0年代的中國第三勢力運動
近代中國自由民主運動的發展,隨著時遷勢移與人物思想的轉換推演,嘗起落盛衰的各展其面貌,然主軸仍可要言為:從西方思想觀念的輸入,到激烈反傳統思想,乃至後來的以自由民主為宣傳工具,到以實踐凸顯道德尊嚴的一個發展脈絡; 意即一種由學理輸入到反躬自省,乃至落實理論的蛻變過程,反映在政治、社會文化各層面,即為各式“救亡圖存”運動的順勢而興。然而,在此起彼落、前仆後繼的種種救亡運動進程□,檢視一九五○年代的中國第三勢力運動,無論在發展過程、歷史意義,抑或承先啟後的角色定位等方面,於研究認知上,皆顯示了不同程度的混淆、輕忽,甚而有所誤解與詆毀之評價。即以學術研究的質、量水平言,比較同時期中國兩大分裂政治實...
Main Author: | |
---|---|
Language: | 中文 |
Published: |
國立政治大學
|
Online Access: | 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i=sid=%22A2002000248%22. |
id |
ndltd-CHENGCHI-A2002000248 |
---|---|
record_format |
oai_dc |
spelling |
ndltd-CHENGCHI-A20020002482013-01-07T19:20:17Z 一九五0年代的中國第三勢力運動 萬麗鵑 近代中國自由民主運動的發展,隨著時遷勢移與人物思想的轉換推演,嘗起落盛衰的各展其面貌,然主軸仍可要言為:從西方思想觀念的輸入,到激烈反傳統思想,乃至後來的以自由民主為宣傳工具,到以實踐凸顯道德尊嚴的一個發展脈絡; 意即一種由學理輸入到反躬自省,乃至落實理論的蛻變過程,反映在政治、社會文化各層面,即為各式“救亡圖存”運動的順勢而興。然而,在此起彼落、前仆後繼的種種救亡運動進程□,檢視一九五○年代的中國第三勢力運動,無論在發展過程、歷史意義,抑或承先啟後的角色定位等方面,於研究認知上,皆顯示了不同程度的混淆、輕忽,甚而有所誤解與詆毀之評價。即以學術研究的質、量水平言,比較同時期中國兩大分裂政治實體運作□的「《自由中國》事件」與「鳴放運動」,其豐富實遠甚海外的第三勢力運動。欲突破此研究上的不足,首要且基礎的工作,仍在還原歷史,明白交待第三勢力運動的發展過程。更何況它與中國大陸或台灣自由民主運動的發展,多少存在著歷史淵源或牽扯連繫的關係。無論自微觀或宏觀的角度言,皆有釐清此段歷史的必要。是以,還原史實並提出問題與解釋觀點,冀望更多研究討論的投入,是筆者關懷重點與研究動機所在。 復觀近代中國歷史的發展,自由民主始終為各類政治社會運動訴求的一個重要標的;如何規範自由、如何體現民主,歷經漫長而動盪的政治社會變遷後,縱使兩個分治政體皆以自由民主為號召,皆陪襯有“民主黨派”或“在野黨派”,然無可諱言的,自由民主究竟所指為何?又從何落實?中國自由民主的方向與成效如何?藉由檢視一九五○年代的中國第三勢力運動,以其為自由民主運動嘗試的一個重要面向,當可為上述議題提供一種註解。 另一方面,無論自西方政黨政治的角度言,或就中國實際政治情勢分析,第三勢力的政治發展空間或運作成效,皆有其侷限;更何況還需面對影響運動未能開展的諸多複雜因素,包括領導中心的整合、組織成員的吸納與規範、經費籌措與採取路線,以及運動本身的合理化與自我定位等問題。再就整個歷史發展的大環境言,一九五○年代的國內、外政治局勢,詭譎多變,各政府當局均有其內政、外交問題,亟需解決與折衝,如何考量維護各自利益以調整其決策,如中共對海外第三勢力運動人士的統戰時機問題,台灣國府在不同階段對運動陣營的回應、分化及滲透問題,尤其是美國政府對自由民主勢力的立場問題等,透過分析第三勢力的訴求與互動,亦可探其究竟。意即自第三勢力的內部發展與外部對應問題,當可了解當時海外民主運動的一個發展面向與成敗關鍵,而此亦是筆者關切之研究重點。 又綜合西方經驗並審視中國國情,討論有關中國第三勢力運動的承續問題,四○年代部分以廣義言,在政經主張上應較傾向於英國式和平變革的費邊社會主義,於政治現實上則指國、共兩大政黨以外的各黨派組織,在政治理想與原則方面,則尤其強調代表自由民主勢力的一方。相較於五○年代的中國第三勢力所倡議者,除了政經原則類似與民主原則承續外,在政治立場與作用方面,已有很大變化;既非疏通國、共兩黨而取其中間路線,亦非調和美、蘇兩國或兩種主義,以求世界和平。意即五○年代的第三勢力運動,其主張基調是反共,尤其是中國共產黨;反獨裁,即國民黨在台灣的專政;及堅持自由民主的立場與民主中國之標的。其成員則多為對舊政權缺失記憶猶新,對未來新政權又諸多疑慮而流亡海外者;背景則有來自各黨派異議人士或知識份子。 關於論文章節的安排,除緒論、結論外,正文計分為四章。第一章緒論,除了述及研究動機與研究概況、史料運用等寫作方面的背景外,並介紹一九四○年代第三勢力的活動與訴求,特別是自由民主人士在一九四九年的抉擇,及其日後境遇。以組織論,主要指「民盟」,以人物言,則討論了張東蓀、羅隆基與儲安平等自由民主人士,在中共「人民民主專政」下,仍企圖維護昔日理念或知識分子尊嚴而遭受整肅的事件。 正文部分則分別以運動的組織發展、理論訴求與外在環境之對應,呈現一九五○年代中國第三勢力運動的起落盛衰及其肇因。第二章論述運動的醞釀經過與組織的初起,及韓戰事起,在美援號召下,各種團體並興且彼此在人事上的分合。並分別敘述第三勢力運動的兩次整合高峰與發展過程,前者為中國自由民主戰鬥同盟,後者為自由中國民主政團同盟與中國民主反共聯盟;於人事、組織形式與政治策略上,皆有所調整。第三章討論運動理念的闡述與推展問題。首先討論第三勢力人士如何藉由時代政治社會背景、及歷史承續關係,說明第三勢力運動發展的必然性,意即首先合理化其存續的條件,以抗拒外來之成見、非議。次則分別透過第三勢力所論述的運動目標、社會基礎,至其擬採取的手段、步驟與組織策略,說明第三勢力運動的主觀願望和信念根由,並及運動方向之調整、理論和實際的落差等各種困境問題的浮現。 第四章探討第三勢力對國內外現實政治議題的觀點,即第三勢力不但將解決中國問題、建立民主中國視為目標,更以和平、民主原則重組世界國家秩序,為其終極關懷。故一方面對國際局勢關切,尤其影響中國反共形勢而及於第三勢力發展者,如韓戰、冷戰與台灣託管、兩個中國,乃至中共統戰等問題。另一方面,因運動策略與客觀環境變化,轉而加強訴求台灣執政黨與當局的民主化改革,如以民主原則團結反共力量,落實民主憲政等。倡議「政治反攻大陸,民主改造台灣」,來完成民主中國的使命。 第五章則論述台灣與美國的相對立場及其折衝下,第三勢力運動的消沉。探討自韓戰爆發後,美國由積極扶持到態度轉趨消極的經過,並說明這和韓戰期間美國對中共策略的討論與選擇,息息相關。另一方面,台灣的國府亦努力加強內部社會經濟的穩定,與政治方面的嚴密監控。消極面則阻止第三勢力運動宣傳的滲入本島,積極面則或以拉攏、收買方式分化,或滲透組織,並以破壞、恐嚇等方式打壓。第三勢力運動在內、外問題交逼下,終至消沉。 第六章結論,綜述運動失敗原因及其歷史評價,並論其予後人的反思。 第一章 緒論…………………………………………………………… 1 一、時代背景:四○年代第三勢力的歧路與選擇……………… 1 二、研究緣起………………………………………………………15 第二章 運動的興起與分合……………………………………………24 第一節 運動的倡議與組織…………………………………………24 一、自由民主大同盟的成立………………………………………24 二、第三勢力團體的繼起…………………………………………28 第二節 第一次聯合的形成…………………………………………40 一、「戰盟」成立的經過與活動…………………………………40 二、「戰盟」內部的人事紛爭……………………………………46 第三節 第二次聯合的嘗試…………………………………………50 一、自由中國民主政團同盟………………………………………50 二、中國民主反共聯盟……………………………………………55 第三章 運動理念的闡述………………………………………………60 第一節 第三勢力及其發展的必然性………………………………61 一、中國何以仍需要第三勢力……………………………………61 二、需要何種性質的第三勢力……………………………………66 第二節 運動目標與社會基礎………………………………………70 一、運動目標………………………………………………………70 二、社會基礎………………………………………………………74 第三節 運動路線與組織策略…………………………………………80 一、運動路線………………………………………………………80 二、組織策略………………………………………………………83 第四章 對國內外現實政治之評議……………………………………89 第一節 國際形勢演變與中國出路…………………………………89 一、韓戰、冷戰與反攻大陸軍事問題……………………………90 二、台灣託管與兩個中國問題……………………………………97 三、中共統戰問題……………………………………………… 103 第二節 對台灣政治情勢的針砭………………………………… 110 一、由批判「一黨專政」到呼應組黨訴求…………………… 111 二、以民主原則回應「團結反共」要求……………………… 120 三、以維護民主憲政搶救中華民國…………………………… 128 第五章 美臺態度轉變與運動的消沉……………………………… 147 第一節 美國支持態度的轉趨消極……………………………… 147 第二節 臺灣當局的打壓………………………………………… 156 第六章 結論………………………………………………………… 169 徵引書目……………………………………………………………… 177 國立政治大學 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i=sid=%22A2002000248%22. text 中文 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
collection |
NDLTD |
language |
中文 |
sources |
NDLTD |
description |
近代中國自由民主運動的發展,隨著時遷勢移與人物思想的轉換推演,嘗起落盛衰的各展其面貌,然主軸仍可要言為:從西方思想觀念的輸入,到激烈反傳統思想,乃至後來的以自由民主為宣傳工具,到以實踐凸顯道德尊嚴的一個發展脈絡; 意即一種由學理輸入到反躬自省,乃至落實理論的蛻變過程,反映在政治、社會文化各層面,即為各式“救亡圖存”運動的順勢而興。然而,在此起彼落、前仆後繼的種種救亡運動進程□,檢視一九五○年代的中國第三勢力運動,無論在發展過程、歷史意義,抑或承先啟後的角色定位等方面,於研究認知上,皆顯示了不同程度的混淆、輕忽,甚而有所誤解與詆毀之評價。即以學術研究的質、量水平言,比較同時期中國兩大分裂政治實體運作□的「《自由中國》事件」與「鳴放運動」,其豐富實遠甚海外的第三勢力運動。欲突破此研究上的不足,首要且基礎的工作,仍在還原歷史,明白交待第三勢力運動的發展過程。更何況它與中國大陸或台灣自由民主運動的發展,多少存在著歷史淵源或牽扯連繫的關係。無論自微觀或宏觀的角度言,皆有釐清此段歷史的必要。是以,還原史實並提出問題與解釋觀點,冀望更多研究討論的投入,是筆者關懷重點與研究動機所在。
復觀近代中國歷史的發展,自由民主始終為各類政治社會運動訴求的一個重要標的;如何規範自由、如何體現民主,歷經漫長而動盪的政治社會變遷後,縱使兩個分治政體皆以自由民主為號召,皆陪襯有“民主黨派”或“在野黨派”,然無可諱言的,自由民主究竟所指為何?又從何落實?中國自由民主的方向與成效如何?藉由檢視一九五○年代的中國第三勢力運動,以其為自由民主運動嘗試的一個重要面向,當可為上述議題提供一種註解。
另一方面,無論自西方政黨政治的角度言,或就中國實際政治情勢分析,第三勢力的政治發展空間或運作成效,皆有其侷限;更何況還需面對影響運動未能開展的諸多複雜因素,包括領導中心的整合、組織成員的吸納與規範、經費籌措與採取路線,以及運動本身的合理化與自我定位等問題。再就整個歷史發展的大環境言,一九五○年代的國內、外政治局勢,詭譎多變,各政府當局均有其內政、外交問題,亟需解決與折衝,如何考量維護各自利益以調整其決策,如中共對海外第三勢力運動人士的統戰時機問題,台灣國府在不同階段對運動陣營的回應、分化及滲透問題,尤其是美國政府對自由民主勢力的立場問題等,透過分析第三勢力的訴求與互動,亦可探其究竟。意即自第三勢力的內部發展與外部對應問題,當可了解當時海外民主運動的一個發展面向與成敗關鍵,而此亦是筆者關切之研究重點。
又綜合西方經驗並審視中國國情,討論有關中國第三勢力運動的承續問題,四○年代部分以廣義言,在政經主張上應較傾向於英國式和平變革的費邊社會主義,於政治現實上則指國、共兩大政黨以外的各黨派組織,在政治理想與原則方面,則尤其強調代表自由民主勢力的一方。相較於五○年代的中國第三勢力所倡議者,除了政經原則類似與民主原則承續外,在政治立場與作用方面,已有很大變化;既非疏通國、共兩黨而取其中間路線,亦非調和美、蘇兩國或兩種主義,以求世界和平。意即五○年代的第三勢力運動,其主張基調是反共,尤其是中國共產黨;反獨裁,即國民黨在台灣的專政;及堅持自由民主的立場與民主中國之標的。其成員則多為對舊政權缺失記憶猶新,對未來新政權又諸多疑慮而流亡海外者;背景則有來自各黨派異議人士或知識份子。
關於論文章節的安排,除緒論、結論外,正文計分為四章。第一章緒論,除了述及研究動機與研究概況、史料運用等寫作方面的背景外,並介紹一九四○年代第三勢力的活動與訴求,特別是自由民主人士在一九四九年的抉擇,及其日後境遇。以組織論,主要指「民盟」,以人物言,則討論了張東蓀、羅隆基與儲安平等自由民主人士,在中共「人民民主專政」下,仍企圖維護昔日理念或知識分子尊嚴而遭受整肅的事件。
正文部分則分別以運動的組織發展、理論訴求與外在環境之對應,呈現一九五○年代中國第三勢力運動的起落盛衰及其肇因。第二章論述運動的醞釀經過與組織的初起,及韓戰事起,在美援號召下,各種團體並興且彼此在人事上的分合。並分別敘述第三勢力運動的兩次整合高峰與發展過程,前者為中國自由民主戰鬥同盟,後者為自由中國民主政團同盟與中國民主反共聯盟;於人事、組織形式與政治策略上,皆有所調整。第三章討論運動理念的闡述與推展問題。首先討論第三勢力人士如何藉由時代政治社會背景、及歷史承續關係,說明第三勢力運動發展的必然性,意即首先合理化其存續的條件,以抗拒外來之成見、非議。次則分別透過第三勢力所論述的運動目標、社會基礎,至其擬採取的手段、步驟與組織策略,說明第三勢力運動的主觀願望和信念根由,並及運動方向之調整、理論和實際的落差等各種困境問題的浮現。
第四章探討第三勢力對國內外現實政治議題的觀點,即第三勢力不但將解決中國問題、建立民主中國視為目標,更以和平、民主原則重組世界國家秩序,為其終極關懷。故一方面對國際局勢關切,尤其影響中國反共形勢而及於第三勢力發展者,如韓戰、冷戰與台灣託管、兩個中國,乃至中共統戰等問題。另一方面,因運動策略與客觀環境變化,轉而加強訴求台灣執政黨與當局的民主化改革,如以民主原則團結反共力量,落實民主憲政等。倡議「政治反攻大陸,民主改造台灣」,來完成民主中國的使命。
第五章則論述台灣與美國的相對立場及其折衝下,第三勢力運動的消沉。探討自韓戰爆發後,美國由積極扶持到態度轉趨消極的經過,並說明這和韓戰期間美國對中共策略的討論與選擇,息息相關。另一方面,台灣的國府亦努力加強內部社會經濟的穩定,與政治方面的嚴密監控。消極面則阻止第三勢力運動宣傳的滲入本島,積極面則或以拉攏、收買方式分化,或滲透組織,並以破壞、恐嚇等方式打壓。第三勢力運動在內、外問題交逼下,終至消沉。
第六章結論,綜述運動失敗原因及其歷史評價,並論其予後人的反思。
=== 第一章 緒論…………………………………………………………… 1
一、時代背景:四○年代第三勢力的歧路與選擇……………… 1
二、研究緣起………………………………………………………15
第二章 運動的興起與分合……………………………………………24
第一節 運動的倡議與組織…………………………………………24
一、自由民主大同盟的成立………………………………………24
二、第三勢力團體的繼起…………………………………………28
第二節 第一次聯合的形成…………………………………………40
一、「戰盟」成立的經過與活動…………………………………40
二、「戰盟」內部的人事紛爭……………………………………46
第三節 第二次聯合的嘗試…………………………………………50
一、自由中國民主政團同盟………………………………………50
二、中國民主反共聯盟……………………………………………55
第三章 運動理念的闡述………………………………………………60
第一節 第三勢力及其發展的必然性………………………………61
一、中國何以仍需要第三勢力……………………………………61
二、需要何種性質的第三勢力……………………………………66
第二節 運動目標與社會基礎………………………………………70
一、運動目標………………………………………………………70
二、社會基礎………………………………………………………74
第三節 運動路線與組織策略…………………………………………80
一、運動路線………………………………………………………80
二、組織策略………………………………………………………83
第四章 對國內外現實政治之評議……………………………………89
第一節 國際形勢演變與中國出路…………………………………89
一、韓戰、冷戰與反攻大陸軍事問題……………………………90
二、台灣託管與兩個中國問題……………………………………97
三、中共統戰問題……………………………………………… 103
第二節 對台灣政治情勢的針砭………………………………… 110
一、由批判「一黨專政」到呼應組黨訴求…………………… 111
二、以民主原則回應「團結反共」要求……………………… 120
三、以維護民主憲政搶救中華民國…………………………… 128
第五章 美臺態度轉變與運動的消沉……………………………… 147
第一節 美國支持態度的轉趨消極……………………………… 147
第二節 臺灣當局的打壓………………………………………… 156
第六章 結論………………………………………………………… 169
徵引書目……………………………………………………………… 177
|
author |
萬麗鵑 |
spellingShingle |
萬麗鵑 一九五0年代的中國第三勢力運動 |
author_facet |
萬麗鵑 |
author_sort |
萬麗鵑 |
title |
一九五0年代的中國第三勢力運動 |
title_short |
一九五0年代的中國第三勢力運動 |
title_full |
一九五0年代的中國第三勢力運動 |
title_fullStr |
一九五0年代的中國第三勢力運動 |
title_full_unstemmed |
一九五0年代的中國第三勢力運動 |
title_sort |
一九五0年代的中國第三勢力運動 |
publisher |
國立政治大學 |
url |
http://thesis.lib.nccu.edu.tw/cgi-bin/cdrfb3/gsweb.cgi?o=dstdcdr&i=sid=%22A2002000248%22. |
work_keys_str_mv |
AT wànlìjuān yījiǔwǔ0niándàidezhōngguódìsānshìlìyùndòng |
_version_ |
1716456593032216576 |